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

(2013-04-24 05:33:37)
标签:

女性

微软亚洲研究院

绽放

it

分类: 文化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
编者按:这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两位女性资深研究员与新生代实习生之间的一场心与心的对话。她们分享精彩的人生旅程中关于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科研攻坚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也就实习生们当下的困惑与彷徨答疑解难。她们或在微软成长、或在微软绽放,将来她们也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女实习生们如她们一样享受计算机科研的乐趣,抵达内心梦想的彼岸。

 

对话成员:

微软亚洲研究院女研究员:宋睿华 (Ruihua Song)张虹(Hong Tan)

微软亚洲研究院女实习生:胡莎、王泉、张丽、王文娟

 

为什么加入计算机领域?

Ruihua Song: 小时候一直想做建筑和绘画相关的工作,但是高考填志愿时我的父亲和绘画老师让我最终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我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本身很看好计算机的发展前景,他认为计算机技术在未来会被广泛应用,所以建议我选择这个方向,就我自身而言,他觉得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很强,非常适合学习计算机。还有一方面的影响来自我的绘画老师,当我在犹豫是选择计算机还是建筑的时候,我跑去问我的绘画老师,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沮丧,但是对我的决定非常地有影响,他认为我不适合去学艺术,因为艺术应当是极端和夸张的。如果跟一个有艺术天分的人讲他画面颜色太黑或是太亮,他下一次就会走另外一个极端。而他如果跟我讲画面过于鲜艳,我下一次就会画得合适。所以他觉得我更加适合那些需要严谨思维的学科,比如计算机。他讲完以后我有一点失落,当时就觉得自己学了很长时间的绘画,但是被老师否定了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最后还是说服自己,人应当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所以在父亲和绘画老师的影响下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Hong Tan: 我八十年代读的大学,当时选计算机是觉得比较新,但是我个人认为选择是要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的。我选择工程因为我觉得工程很好玩也比较实际。当工程师也是我梦想的职业,因为我能够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法,并且最终做出解决大家实际问题的东西,这种感觉很棒!

 

为什么进入学术界做研究?

Ruihua Song: 我说一句心里的话,当初来到研究院而没有去产品的部门,就是因为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没有什么信心。我是一只编程菜鸟,但是我感觉自己的主意还是挺多的,就像是我硕士论文的题目也是我提出来跟导师探讨,因此,在经过硕士阶段的训练后,我觉得自己在产生想法方面还是十分擅长的。关于编程能力,我在研究院里也慢慢学习、成长,经过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对编程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了。

 

上学的时候就觉得男生们经常出去打工,会学习一些流行的编程语言,并且学习得特别快。可能我知道的没有他们多,也没有他们那么快,但其实在工作后,我才明白只要精通一门语言就可以了。但在我在研究院做研究的十年来,我认为相对于做研究,编程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实现自己的想法。只要在编程中尽量考虑得周全一些,少出一些问题,这就会对你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Hong Tan: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我读完PHD后也申请了教师和公司的职位。但是有一天一个公司的领导打电话给我,他说根据他对我的了解,他觉得我不适合来公司做事,因为公司做产品需要追求速度。我是属于兴趣爱好很多,且经常喜欢变换的人,这并不是别人能够进行指导的。但这并不是说我的缺点,只是从前辈的角度进行分析,我确实也是这样一个人。

 

在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学术研究后,我发现做学术确实有很多的自由。你可以不断地去尝试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过了几年后,如果你发现更加有趣的东西,还可以去重新尝试新的领域。只要你能够说服自己也能够说服别人,你就能够获得学术研究的资金支持你继续往下做。

 

我很喜欢做研究。一个人只要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就会在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想着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并不觉得每天学得很苦,只是觉得很有乐趣,就觉得搞不懂的事情可以慢慢地去搞懂。但如果你觉得学术或是工作做不下去了,那也许是你的方向错了,那么就换个方向往下做,不要担心这并不是失败。

 

在研究中遇到瓶颈或没有想法时怎么办?

 Ruihua Song: 瓶颈有大的方面和小的两个方面。大的方面主要是对你研究的方向没有想法了或者你觉得研究快要过时了,抑或是你的研究需要比较大的转变的时候。当遇到这个问题时我可能会去尝试或了解对这个技术的真实使用需求是什么,从用户真实的需求中找到用户的痛点,还有哪里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或者是使用起来很蹩脚。如果是用户的使用需求非常大且强烈,那么我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的题目去做。

 

还有一种瓶颈是你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你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可能没有很好的结果。当你做了很长时间的实验也没有拿到很好的结果时,你会感觉到很沮丧,特别是会议的截止日期就要到了,你想发表一篇文章或者是投一篇文章,但是你却没有好的进展,你会非常地着急和苦闷,我觉得学生可能会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面对这种瓶颈,你不要先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可以告诉自己我这次不投这个会了,需要你沉静下来去检查与梳理你的步骤,不管检查程序或者是数据也好,去分析为什么会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有时并不是你的想法错了,而是你程序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当你观察了数据发现哪里不好的时候,你才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去修正它去改进你的想法。

 

Hong Tan: 我感觉我很少碰到自己找不到方向的瓶颈,反而常常给自己设置一点“障碍”。在国外读PHD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就跟我的导师说,我动手能力很差,不会做硬件,能不能让我在我做的项目中间自己去动手做一个仪器。当时都是有经验的人才会自己做仪器,我就是单纯地想要去学一学,所以我就问能不能做这个事情。我的导师就特别支持我去做这样的尝试,因为他觉得我很有兴趣,所以他就给了我两年的时间,并且帮我配了一个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导师,我就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跟这个导师一起去做了硬件。现在想想挺后怕的,如果那个仪器做不出,那么我的论文就写不出来了,很有可能我就毕不了业。但当时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需要学一些自己不懂得东西,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干了这一件事情。

 

怎样去平衡生活与工作?

 Ruihua Song: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讲,男生的事业压力比较大,女生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我想你们可能也有体会。男生在毕业之后的聚会可能会被问升职和工资的问题,中国人在这方面通常很直白。但女生的聚会就会问你结婚了没,生小孩了没。对于女孩来说,生活压力其实是大于事业的压力。对于年轻的同学,我有三点感受可以告诉大家怎么去找到这种平衡。

 

第一点感受也是最大的前提: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体会最深的,如果你能更长时间从事一个事业,那么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一个事情从你一开始进来干和干了很久会有不同的体会,那么最好的事情就是你的身体足够健康。这就需要你尽量去锻炼,不要去熬夜,要把事情安排好,不到要到了Deadline才会想要去熬夜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身体好了,其实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看过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觉得他们最棒的一点就是一直保持健康的身体。你现在知道李嘉诚成为2013年全球富豪榜华人首富,但是你看他当年也有很辛苦起家的过程,他的身体能够撑得住那样的强度,现在很多人可能撑不了那样的强度。当我们不能以一种更快的速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可能我们只能以更长的时间去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你的事业想要长期成功,身体一定是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个感受就是我觉得生活对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为女性提供持续的工作动力。女人很难被事业上工资涨幅或被职位升高而长期地满足。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但是并不狭义地说一定要结婚一定要生小孩。但我觉得不管女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单身、结婚没有孩子、结婚有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生活的乐趣——你要找到自己在生活中很长久的乐趣,他会给你提供一种动力让你持续地工作下去。

 

最后一条就是不要辜负上天给你的才华。有的女孩子也会觉得家庭中出现小孩照顾不过来的时候选择放弃掉自己的事业回到家庭中去相夫教子,但她们也许并不快乐。其实要做一个快乐的女人才能带给你生活和家庭上的快乐。我也是从Hong Tan老师那里得出的感受,就是一个家庭里妈妈快乐这个家庭才会快乐,所以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做太多牺牲。如果你觉得你的才华在家庭中,你应该就选择回归家庭。如果你觉得你自己的才华不在家庭中,你就不需要去牺牲自己。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养大孩子、照顾老公和工作。我个人觉得女生可以早点结婚生子,小孩在前两年需要特别地照顾,过了两年后就可以慢慢成长。过了一两年后,反而可以给你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当你年龄比较大到50岁的时候,他们也能够独立成长了。同时早一点生孩子,父母也能帮忙照看,如果比较晚的话,他们自己的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Hong Tan: 我觉得中国很不好的一句话就是人分成三种:男人、女人和女博士。我有博士的学位,我也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15岁,一个18岁,马上都要上大学了,我跟我老公刚过了银婚25周年。这并不是做不到,但是作为女性有了孩子后一定会要累一些,如果嫁对了人,当然可以分担一部分的压力。我觉得中国的父母都特别喜欢管着自己的孩子,我妈妈现在打电话还是会要告诉我要多穿一些衣服,不要冻感冒了。而我知道我的孩子马上要读大学了,我会看他独立做事情会犯一些什么样的错误,我可以从他犯的错误上对他进行教育。如果我什么都告诉我的孩子,我就不知道我孩子一个人生活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这样也能够在生活方面减轻很大的压力。

 

作为女性是一定会要牺牲一部分生活,我的两个孩子相差3岁。我每天上班并照顾他们,所以我在家里几乎就没有时间休息。我感觉一个人追求的并不是天天不做事情,而是你做事情很开心很充实。我从来不会抱怨生活,我在家里就会去看孩子的功课,跟孩子聊天和谈心。在这里我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有组里的人要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并且很开心。

 

微软亚洲研究院带给您最重要的是什么?

 Ruihua Song: 我想借用杨澜的一个演讲的题目,叫做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她说成功往往是一个点,稍纵即逝;但成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你积累的经验财富是别人拿不走的,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失的。我也经常会问自己,在研究院的项目可能有时会做得很好,也有时候做了很久也没有什么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做得好与坏的时候,你有没有从中间学到什么,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这个还是工作和上学很不一样的地方,工作中确实要有更多元的能力需要你去学习。就拿跟产品组的同事打交道的经历来说,最开始可能会很急躁,因为很想得到一个结论,总觉得我的东西这么好为什么产品组的人不用。但是后来经历了一些成功的例子,你会去看、去听、去想,再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你是需要有耐心的。即使双方很有需求且有好的技术,也需要非常长时间的磨合让大家做得更好。这种经验留下来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是不知不觉中对你的做事的方式、态度上起了变化。在研究院我觉得我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收获。

 

看待IT公司越来越多的女性领导者?

 Ruihua Song: 第一个是跟小文院长座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微软是很重视多元化的,我们做的软件是给全世界的人用的——男人、女人都要用。假如说做软件的人都是男人,那么思维就会有死角,他们会用男性的眼光去看这个软件要做成什么样子的,可能顾忌不到一些习惯,所以微软非常重视多元化,因此在招员工的时候也会很重视女性员工的比例。我觉得这个说法非常对,大家会认为电脑都冷冰冰的,很不适合女性去干,但其实做软件不需要很多的力气,在很多方面女性也有优势,相对是带来补充,有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这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第二,女性的领导是意料之中的,女性有很多优势能,例如关心人、擅长交流、能觉察细微的情绪;另外就是有执行力,能够把事情张罗得比较好,因为管家和管事情都涵盖方方面面,女性就是有一种天生不怕麻烦的精神。而且一些女生很果断,具备这样有时的女性在IT公司成为领导我觉得不是一种奇怪的事情。

 

给未来想要进入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女生一些建议

 Ruihua Song: 第一点是希望女生能够长自信。在我的经验来说,我在找工作期间是很不自信的,总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参加了面试又觉得自己的面试或者是考试会通不过,然后面试完了之后又感觉哪里都没有回答好。在软件业,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有一些不自信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女性的自信在工作中会不断地增长,如果女生能够更早的领会到,我们能够在工作中做好,得到奖励,我们自己也感觉做事情会更有把握。女生做事情就是比较负责,她生性比较谨慎,如果她做的不是百分之百好,就觉得不好。很多男生做到了百分之七十的好,他就会觉得很好。女性更加谦虚,她如果没有做得那么好,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就会觉得不是那么的好。所以我觉得女同学在找工作和研究中要长自信。

 

第二点是结善缘。在工作中或是学习中,你应当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有时一些很小的帮助,可能都会给你带来很好的结果。有一天一对老夫妇在公司楼下问我家乐福在哪里,我回答了他们,但是我觉得路很绕,他们可能会找不到,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去了家乐福。做这种事情也许你感觉到跟你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自己能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你会有一种很善意的力量和很美的东西在你的生命中。另外在工作中也是,可能会跟你无关,但你在工作上帮助了他们,你会觉得挺小的一件事情,某一天他竟然会在某些场合提起这一件事情或者会回报你,这个事情也会很让人惊讶。当时我看到杨澜的讲座也是说,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不断做好的事情帮助别人时,这种善意的力量也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最终回馈到你的身上。在公司和学校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往往需要结善缘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微软的氛围就非常的友善,我的老板对我生活中的困难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让我也很乐意把我承受的善意传递给别人。

 

第三个就是开眼界。女生在学校里学习还是很好的,但是有些人会专注在功课上,眼界会比较窄。你可能不需要花多少的时间去开眼界,只要一天读一两则新闻,了解一个听到的新名词就足够了。其实女孩子是非常聪明的,眼界对研究非常有帮助,如果你只在一个领域研究,你会有很多的盲点。像我们领域中很重大的突破在其他的领域中也许只是一个常见的技术,但是那个领域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看到问题的人如果不知道有这样的技术也不会有多大的突破,因此多去开眼界,多跟其他组的人交流,比如说你最近在做什么研究,有什么样的问题,你就会学到一些东西,你的眼界打开了,给你再思考一个问题时,你就会有灵感,就会想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

 

Hong Tan: 第一就是要读懂自己,知道自己的专长和短处在哪里。如果你有短板,我的建议并不是要扬长避短,而是去克服它。如果我的学生想要去学习新知识,克服自己的缺点,我会非常乐意给我的学生这样的机会。

 

第二,就是不要盲从别人的想法。社会上的人就会有意无意地认为女性不应当进入工程界,这给女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女生自己这样想,其实就是给了自己无形的压力。你不能改变别人或者是社会给你的某些看法与偏见,但是你需要不断地自己给自己打气。因为你可以说自己差,同样也可以说自己很优秀,两种不同的心态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女生也要不断地努力;如果你花很多精力在一件事情上,你一定比别人做得好。

 

第三,学会忍受孤独并获得尊重。女生当然希望被别人喜欢,但是你越往上走,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你。你必须要做一个选择,你需要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因为在成功之前一定会有一段时间让你觉得很孤独,你可以去找自己的朋友、回归自己的家庭。但在工作方面你学要求得一个尊重。很多人说女生不能批评,一批评就哭。我认为作为女生来说就是不要让自己在工作场合哭。碰到什么事情,觉得很委屈,你需要找到其他的方法去发泄一下,在工作单位需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担心得罪别人,你认为对的事情应当坚持做对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会有孤独感的。孤独感并不能够从工作环境中去得到消除,这时候一定是要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因为这样你才能够在其他的地方获得休息和满足。你可以寻找家庭来获得休息,你也可以去运动把压力发泄掉,这也十分重要,毕竟一个人也不能够老是受着气。你也不能够天天向老公抱怨工作的事情,把家里面的气氛也弄坏了,还是觉得应该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

 

第四,很多女生会觉得以后是要结婚生孩子,工作也许要让位给生活;但是要记入如果你喜欢且擅长地做某一些事情,请你一定做下去。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我可以给出这样的建议:女生一直追求的无非是一种幸福成就感,不仅在事业上要有这样的成就感,生活上也同样要有这样的成就感,其实生活与事业是可以平衡的。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

 

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Ruihua Song (宋睿华)目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名主管研究员(Lead Researcher)。1996年,宋睿华以陕西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科学与技术系,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她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至今。期间,她还攻读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

宋睿华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检索与评价和信息抽取。在研究院的十年间,她在国际会议和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她在网页分析、信息抽取及检索排序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在微软的产品中。她还担任了SIGIR,SIGKDD,CIKM,ECIR等国际会议的评审委员。她是NTCIR Intent Task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还担任了EVIA 2013的主席。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Hong Z Tan (张虹) 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与人机交互组的经理。她目前也是美国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心理科学系客座教授。她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她曾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 at MIT Media Lab);曾获得McDonnell Visiting Fellowship 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作为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和工作;并曾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她在基于触摸的人机界面以及触摸感知技术的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已经发表一百多篇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并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会中担任重要职务。

 

 

微软亚洲研究院女实习生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莎,微软亚洲研究院互联网搜索与数据挖掘组实习生,现为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博士三年级学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挖掘和信息检索方向。自2008年3月起,胡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有过三段时间经历,横跨了她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的三段求学生涯,累计时长达33个月。在研究院实习期间,胡莎展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科研能力,曾在CIKM 2011及WSMD 2011两个顶级学术论坛上各发表论文一篇。2012年12月, 以研究成果“跟踪网页动态内容(Follow the Dynamic Content on the Web)”代表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WSM)参加“微软亚洲研究院学生技术节海报展示(Student TechFest Poster) ”活动,并最终荣获“学生技术节最佳展示” 。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王泉,北大-微软联合实验室直博五年级学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导师是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航博士,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大规模文本数据中的话题挖掘及其在互联网搜索中的应用。在李航老师和徐君博士(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王泉曾在信息检索领域的顶级会议SIGIR上发表论文两篇,在该领域的权威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上发表论文一篇。2011年,因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她与其他16位大陆地区的优秀博士生一起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回忆起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日子,王泉说:“作为目前MSRA最‘老’的一批实习生之一,我在MSRA度过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四年时光。除了自身在学术能力上的成长,我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将是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衷心地感谢微软亚洲研究院!”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张丽,微软亚洲研究院移动和网络传感组(MASS)实习生,现为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2012年7月,因在计算机科研领域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张丽与来自全国一流学府的30名同学一起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人才学院”培养班。作为班上唯一一名坚持在研究院实习8个月的女生,张丽对科研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据张丽在班上的一位男同学介绍,“张丽的勤奋与刻苦,令我十分敬佩!常常是深夜10点了,还能在座位前发现她埋头于科研中。”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令张丽能在男生占压倒性比例的“创新人才学院中”依然成绩优异。在研究院实习期间,通过研究员细心的指导,张丽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目前,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移动开发支持和提高用户体验 以及传感器网络。在今年6月份本科毕业后,张丽将以“微软-中科大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展开另一段为期5年的博士求学生涯。

 

 

 

 

女性绽放在微软——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研究员王文娟,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组实习生,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5个月时间时,文娟参与了英库拼音输入法项目,并承担了主要的交互以及界面设计工作。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英库拼音输入法可爱的卡通形象和别出心裁的颜文字应用大都出字她之手。文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工业设计,但偏偏她却对画画情有独钟。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每天她都会把生活中发生的趣事画成一幅精致的小插画。就像是google首页每日更新的doodle一样,她也会把这些画上传到社交网络与朋友们分享。现在她可以人人网上的红人哟,平均每张插画照片的访问都在1万以上。前段时间,文娟更是授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艺术频道的访问,道出了她与画画结缘的二三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以下链接详细了解>> http://arts.cntv.cn/20130220/10570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