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客盘点2012年 |
分类: 文化 |

编者按:博客的魅力在于构建一个激发思想火花的平台,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与读者建立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官方博客的宗旨。连续六年,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博客的点击量位于IT公司新浪博客首位。在过去的2012年里,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共发布了61篇博文。其中有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内部研究员的思考与分享,有微软研究院年度活动——21世纪的计算和微软技术节的报道,有微软研究院新技术的深度解读,有微软亚洲研究院丰富的内部活动介绍……思想交流的火花总是让人激动不已。当你每点开一篇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精心准备的博文,我们总是期待你能获得新的灵感和收获。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成为代表你投出的意见“选票”。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2012年微软亚洲研究院最受网友关注的10篇博文吧!
Number 1. 图灵的遗产和后继者们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日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2012年6月23日是艾伦·麦席森·图灵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尽管距图灵离开这个世界58年了,但他的精神遗产仍在激励和鼓舞着无数的后继者,不断以创新来超越人类智慧与想象力的峰极——肩负着“创造可影响未来的研究成果”的使命,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将为实现梦想而不遗余力。
Number 2. 微软英库拼音输入法旋风来袭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0日
作为微软推出的第一款云输入法,“英库拼音输入法”融合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自然语言处理、中文计算、搜索引擎、机器翻译、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其中,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新一代核心引擎。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技术和建模,该引擎使用了全新的解码算法,提高了系统的精准度,通过优化使性能变得更强大。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发掘网络上日新月异的语言及用法提供了支持,并为云和客户端构建了高效、大规模的语言模型和词汇类型。
Number 3.
IT行业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2年4月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首席开发经理邹欣
在IT业创新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出创新的误区?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首席开发经理邹欣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这一系列文章中提到了八大创新迷思分别是:Innovation starts with Epiphany,大家都喜欢创新,好的想法会赢,创新者都是一马当先,要成为领域的专家才能创新,技术的创新是关键,成功的企业更能创新和创新的过程是连续的曲线。
Number 4 .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
发布时间:2012年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研发工程师刘未鹏
2012年刘未鹏与我们探讨了“理智与情感”、“视觉差错与偏见”以及“思维、情感牢笼”的问题。“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等观点来讲思维模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官方博客2012年发布的三篇分别是:逃出你的肖申克(三):理智与情感;逃出你的肖申克(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逃出你的肖申克(五):看不见的牢笼。
Number 5. 软件工程之动物世界
发布时间:2012年1月6日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首席开发经理邹欣
每一软件开发团队中的不同成员都拥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从而完成不同的使命。在一个新建的团队或者是创业型团队中,根据他们各自的投入程度,存在着三种主要分工——猪、鸡和鹦鹉。驱动和责任在项目管理中是很重要的因素。有责任,有投入,有期待,才有回报。
Number 6.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发布时间:2012年1月17日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研发工程师刘未鹏
读者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时,几乎忘记了时间和外界环境变化,似乎达到了所谓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专注,是种体验,更是良好习惯之一,可以帮助高效率的完成一件事情。其中原因何在,以及如何获得专注力,作者刘未鹏在文中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
Number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7日
分治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一种天然的计算范例,尤其是考虑到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的最新发展。但是将分治算法应用到统计推论问题时,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挑战。其中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在大规模数据集中获得置信区间。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型矩阵求全法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方案基于斯坦方法导论。Michael Jordan一直专注于贝叶斯非参数分析、概率图模型、谱方法、变分方法、核心机和应用程序在统计遗传学、信号处理、计算生物学、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的研究。
Number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0日
计算机科学正在历经根本性的转变。过去40年,该领域关注的是如何让计算机变得有用。研究重点是编程语言、编译器、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现如今随着计算机与沟通的融合、社交网络的兴起,以及大量信息以数字形式出现,研究重点将逐渐转向应用层面,如网络结构、大数据信息提取。John Hopcroft教授的演讲将简要描述未来愿景,并介绍这些正在形成的、支持计算科学走向新方向的科学基础。John Hopcroft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工程学与应用数学教授,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
Number
发布时间:2012年2月8日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研发工程师刘未鹏
进度条是计算机在处理文件时,以图片形式显示处理文件的进度。本文借用进度条的概念就工作习惯、个人品质及兴趣和坚持等不同方面阐述了进度如何在生活和积累中推进,其中包括:设计你的进度条、不要过早退出循环、专注与持之以恒、重视选择、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最有可复制性、反思能让人得到改进、不要纠结于选择和重视自学的重要性。
Number
发布时间:2012年3月7日
素有“计算机研究领域的盛宴”之称的微软技术节在微软美国总部雷德蒙隆重开幕。“融合虚拟与现实”和“大数据有大智慧”两大主题贯穿本届技术节,描绘了微软对未来计算的构想和愿景——自然用户界面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以及云计算与大数据结合的巨大潜力。作为微软研究院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技术盛会,微软技术节不仅是微软将研究成果向产品工程转化的桥梁,更是向全球用户公开展示和分享未来计算愿景的窗口。
注:以上排名以2013年1月10日当天的点击量为统计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674137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ms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