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职业发展心得分享 |
分类: 文化 |
编者按:有人说,既然一辈子有半辈子在工作,那么,就像谈恋爱一样,找个喜欢的吧。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得自己慢慢摸索,慢慢想清楚了。
对于实习生而言,在MSRA实习,所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各类知识和研究技能,更是对自身的了解和对未来的规划。在这里,mentor会鼓励和帮助你去探索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将来想做什么,会使你思考和确定你的未来方向。所以,很多实习生都通过实习过程中的慢慢探索,最终在实习结束后确定了他们将来要走的路。
也许你有志于搞科研或做开发,并非常享受创新的过程,想继续留在微软做自己喜欢的方向;又或者你想和三五好友一起实现你们的想法和创意,创立自己的事业……在研究院里,每个实习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经历,我们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部分故事片段,希望给征途中上的你一点帮助和启发。
小本女纸——过关斩将闯微软
邓稼茜,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曾在MSRA机器学习组实习近一年,后顺利被微软亚洲工程院(ATC)录取,成为正式员工。
稼茜申请ATC职位经历了一番波折。面临毕业,她本来打算申请去美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只是因为机遇巧合,才开始尝试申请微软的工作机会。由于错过了实习生转正申请的截止时间,稼茜差点失去这次宝贵的机会。因此,在这里要提醒将来想转为正式员工的实习生们,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要错过申请转正截止日期哦。
通过笔试之后,就是高强度高压力的面试环节。连续的三轮面试都有关之前做项目的经历,以及对有关计算机知识的考察。编写代码以解决相关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考察内容。稼茜建议可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要熟悉基础算法;要习惯没有Visual
在面试中,诚实是最重要的,这是原则问题,不真实的回答绝对逃不过面试官的火眼金睛,几个简单问题之后就会被拆穿。当然,在诚实基础上,在回答问题时对答案进行润色也是很有必要的,稼茜本人就在面试中遇到了这种问题,付出了“惨重代价”。她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技术面试,所以在心理上有所放松,再加上之前有人说AA面试是最简单的环节,于是并没有做什么准备。面试中面试官问到申请这个职位的原因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据说这个职位比较容易申请。”这句话就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下子让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稼茜也意识到这个回答很不妥,急忙补救说:“当然如果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再简单也不会去申请的。”可是这般补救也无济于事,于是她在这轮面试被拒,好在同时被推荐到另外一轮面试。她在另外一轮面试中没有出现差错,在平日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派上了用场,顺利地通过面试,最终得到了工作机会。
稼茜还提醒各位实习生,在得到录取通知之前,面试官还会参考mentor对实习生实习期间表现的评价。给自己的mentor留下好印象从多方面讲都是必要并且重要的。对于怎样给mentor留下好印象,稼茜认为一方面要及时并且高质量地完成mentor交给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及时跟mentor沟通交流,汇报自己的进展、寻求必要的建议。
ABC小硕——不走寻常路
许伟捷,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专业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011年在MSRA实习,研究sensor
在MSRA实习的这一年,我学到了怎么跟别的研究员打交道,怎么跟我的团队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MSRA,我感觉到了技术对全世界的影响力。它给我一种动力,让我很努力的去掌握更多知识和方法,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时,MSRA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发现我并不太适合做研究,所以我在MSRA实习完以后,决定退出自己的博士课程。
为什么我会有创业的想法呢?因为我从小的目标就是用技术解决社会的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我选择在中国创业是因为我虽然是中国人,却在美国出生长大,所以从来没有真正地体验过中国的文化。而且我个人也觉得北京创业的氛围很好。通过一些活动我认识了我的两个合伙人,后来创建了“我搭车”网络平台,目标是让拼车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的交通方式,从而解决中国的堵车和污染问题,使中国的出行方式现代化,变成“2.0”。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什么资源都没有,只有我一个人在写代码。我们的公司最开始在一栋很破的民房里办公,晚上都睡在沙发上,每天我们都吃超便宜的地沟油盖饭,经常肚子痛着写代码。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看好我们,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且慢慢的建立起自己团队。我们团队氛围很好,大家的关系都很融洽,每一个人都很享受一起创业的过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虽然过程很苦,但是创业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因为每天我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梦想迈进。我们后来还得到天使投资人的支持。
我想对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家说的一些建议:
一定要相信自己。“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能够变强”。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一点经验都没有。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努力地往前走。虽然我们还没完全成功,但是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团队的关系非常非常的重要。创业到现在我收获的不仅是建立我搭车的平台,更多的是收获了无价的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这让我能够很高兴地创业,享受和大家一起奋斗的时光。
不要害怕失败。要是刚开始就遇到失败,你一定可以努力的去寻找另一种途径达到目标,并且能得到经验和教训。而如果你最后创业失败,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熟很多,还有交到很好的朋友。
靠谱博士——教你如何顺利升级
武威,微软-北大联合博士,曾获得2010微软学者称号,在AAAI2011发表过论文。最近刚成为微软NLC组的正式员工。
可能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能顺利从实习生升级为员工。事实上,我刚来微软实习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够不虚度自己的博士时光。因此我的经验是实习生和员工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最关键的是有一个不断追求上进的志向。
我刚来微软的时候,听说微软召实习生的要求是“三好”:数学好,编程好,态度好。事实上,无论是实习生还是员工,这三条都是基本要求。其中,我认为态度好尤为重要,无论是对于实习生,还是对于员工。
我经常听有些计算机系的同学担心自己数学不够好,又听有些数学系,或者其他院系的同学担心自己的编程不够好。就我自身而言,我是应用数学系出身,数学知识上可能比一些计算机系的同学丰富,但若和专门研究数学的同学相比,我的数学也不算很好。事实上,经过了将近五年的实习,我对微软这个“数学好”的理解是“要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研究院无论是实习还是工作,每天都要解决很多问题。那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它和已有的问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这些无论是对于项目还是科研课题都是至关重要的。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但是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而无论是作为实习生和自己的mentor交流,还是作为员工和自己的同事还有老板交流,这个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编程好,这个不必说,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做科研,程序都是我们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工具。最后,我觉得三好中最重要的是态度好。我认为态度好包含两个层面,首先,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态度。无论是觉得自己数学不好还是编程不好,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抱怨,那么这不是一个微软喜欢的态度。相反,在任何挑战面前都能抱有正面的态度,都愿意去挑战一下自我,愿意去尝试一下,那么最后你能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能力上的提高,更是心智上的成长。
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在组里做报告时的情形,当时有个同事问我你有没有考虑过某某问题,我当时回答这个问题太难,我不可能做出来。结果报告做得很失败,我的mentor也很不满意,而不满意的原因,并不是我讲的内容不好,而是我没有一个对待科研的正确态度。不去尝试怎知不行?不愿挑战怎能成功?其次,要有勇于接受失败的态度。无论是科研还是项目,在微软的工作往往要与失败打交道。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文章没有被接收,或者方法没有被采用,这时是怨天尤人?还是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不足,从失败中得到成长?来到微软的每一个实习生在学校都是优秀的,可能很少面对过失败,但回顾我几年来的实习经历,微软给我的真正区别于学校给我的东西,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
作为员工,实际上是在实习生的要求上更进一步。员工经过学生阶段的训练,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他们要面临比实习生更大的挑战,要去解决一些更加困难,不确定性更强的问题,这时,能否顶住压力,接受挑战,能否从容面对失败,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员工和实习生最大的不同是,员工更需要独立地处理问题。没人会告诉你问题怎么做,有时甚至没人能告诉你问题是什么,一切都要靠自己。因此,在实习阶段,就可以有意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mentor只是提供指导,甚至只是和你交流。当你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其实,你也就达到了员工的要求。
IT博士——华丽的转身
张晓,微软亚洲研究院和清华联合培养项目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WSM小组实习了近2年的时间,并且曾分别在Bing Search和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实习过。今年6月毕业后选择去了美国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公司——Pine River Capital
Management工作,成为一名成功转行到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博士。
计算机背景的博士或硕士去金融行业可以做什么样的工作呢?作为实践者,张晓从他的经历出发,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同学在找工作时,尤其是硕士和博士,考虑到IT业的欣欣向荣,大多数都会继续选择留在本专业发展。而对于转行的少部分同学来说,金融行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就对冲基金公司来讲,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为“明星型”,主要通过引导公众投资获取淘利的机会;另一类被称为“埋头苦干型”,主要通过大量的内部分析来确定具体的交易策略。具体工作主要是买卖一些金融产品,如股票、期货、债券,通过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而CS背景的同学在金融领域从事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developer,主要是写一些交易系统,或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系统,2、count developer,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实现一些实际交易策略,3、count researcher 利用数学来分析数据,做出模型再由其他人去实现,4、trader,编写和维护交易程序,帮助顾客进行交易。
对于这两种行业,张晓认为,从行业自身特点来看,在计算机行业从事技术工作,相对稳定,并且由于在学校和实习期间受到大量的训练,已经具备了很多基本的能力,工作起来会比较如鱼得水;虽然金融行业波动较大,但在从事金融行业的过程中接触面更广,数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等都会涉及到,这一点是计算机行业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最吸引张晓的一点。从他自身的职业发展来看,虽然金融行业的这个机会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但是能作为一个负责人成就感很强,并且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功的话对职业发展的促进会更大。相比之下,在发展相对成熟的计算机领域,自己可能很难做出较大的影响。所以综合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张晓接受了Pine River Capital Management——这家著名对冲基金公司的橄榄枝。
最后,张晓还对同学们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出一些建议:1、在平时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多涉猎一些其他的知识,多尝试一些新事物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2、人很重要,同学们在选择第一家就职的公司时,不要过多的在乎公司的名气、薪水等问题,而要注重有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培养你的领导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生活积极向上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不论是计算机行业还是金融行业,都给我们ITers提供了很多广泛的发展空间。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得很好。
相关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674137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