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决策搜索

(2009-11-19 10:17:33)
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

搜索引擎

必应

王永东

互联网技术

搜索技术中心

分类: 技术

作者:《互联网周刊》记者  武佳

 

今年的互联网大会,微软派出了新面孔。8月10日,微软正式宣布任命王永东为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总经理,而就在互联网大会的第二天,他正在给坐在对面的记者,描绘着搜索引擎的未来。大约一个小时的采访,他始终面带微笑,让颇具技术含量的搜索引擎连同他本人一起,散发出了浓浓的亲和力。

微软决策搜索

王永东总经理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做题为“搜索引擎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

 

王永东的履历表十分光鲜,先后服务于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和雅虎,并于2007年升任雅虎公司副总裁,负责其国际搜索产品的研发,是国际互联网巨头中少数几个能做到副总裁之位的华人技术高管。想要在搜索领域施展拳脚的微软,当然也对他的加盟赋予很高期望。 

 

“搜索本身一直在发展。从微软的角度来讲,必应搜索比较大胆,我们更努力地去尝试新东西,希望给用户带来新体验,而不是做和人家一模一样的东西。”微软并不满足于做简单的搜索,从采访开始,王永东就试图给必应搜索赋予“创新者”的角色——决策引擎。

 

帮用户做决定

 

从最初的MSN 到Windows Live,从 Live Search到Bing(必应),微软对于搜索引擎的探索从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年6月,也就是必应发布前夕,微软在搜索领域一直表现平平,甚至在谷歌、雅虎等互联网公司的紧逼下,市场份额下降到个位数。必应的推出能否扭转微软在搜索领域的颓势?

 

“搜索引擎通常在发布第一天有很多人试用,随后就少了,但必应的使用好像还在持续。”市场分析机构Sterling Market Intelligence负责人格瑞格·斯特林曾这样表示。而就在必应发布的这一周,微软的股价再次上涨,自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经上涨了14%。事实证明,必应的市场表现确实好过于微软之前推出的任何搜索引擎。

 

微软曾做过一项有关搜索的用户调查,调查显示,66%的用户在使用搜索时,希望搜索引擎可以帮他做决策。而当下的搜索引擎似乎只能列出一个搜索结果列表来,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帮助用户做决定成了微软的新机遇。

 

 “必应让搜索引擎变得更方便了,特别是对复杂的、要帮助用户做决策的一些搜索的需求”,在王永东眼里,必应的“决策”能力是其突出其它搜索引擎重围的杀手锏,“一方面,必应会努力去理解用户的意图,另一方面,在搜索结果呈现方式上更有组织性和提供更多的结构化数据,从而让用户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来帮助他们做决策”。

 

譬如,用视觉化搜索简化搜索步骤,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选择图片来满足需求;另外就是分类搜索,必应会把搜索结果做成分类。如果搜索词是BMW,必应可以在页面的左上角呈现不同的种类,比如二手车、零配件,或者是关于宝马的讨论区。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微软在搜索方面的研究,我认为是走在很前沿的。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工程开发流程,使创新能够更快的整合到产品中去,特别是在线的产品。” 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曾这样说道。

 

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就是微软布局未来搜索的重要棋子。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互联网搜索产品事业部于2005年10月在北京联合创建,是微软第一个海外搜索技术中心,作为中心的总经理,王永东直接向负责微软搜索和广告平台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汇报工作。

 

“我们中心主要有两个重要任务,第一,我们在亚洲,我们的责任就是给亚洲用户带来最好的搜索体验;第二,我们团队是微软全球搜索团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目标也是对全球的搜索做出贡献,把我们在北京的才能、创新、智慧带到必应的全球产品上去。”王永东说,“我们在北京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跟微软亚洲研究院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常情况下,一旦研究院那边的研究员有了好的想法,会马上做出雏形来,和搜索技术中心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更快更好的把新技术运用于产品;搜索技术中心在做产品的过程中遇到值得研究的问题,也会马上和研究院做交流,以进一步缩短搜索产品的更新周期。

 

“如果用户能够通过现有的搜索引擎获得他想要的所有结果,那么今天一切的研究就应当结束了。但并不是这样,搜索这场战役仍然在进行。”沈向洋总结道,“我个人觉得下一个最重要的战争,是在用户体验上。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同意的是,White Box搜索界面已经开始过时了。”

 

微软的确已经开始在改善用户体验上下功夫了。最先做出改变的是必应的主页,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背景图,根据本土的重大事件或特殊节日做有针对性的改变;而当你把鼠标放置在视频上时,它就会自动播放精华片段让你来选择;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如果把鼠标放到搜索链接比较靠右的地方,它会跳出来一个显示框,把搜索结果的中心思想显示出来,跳出来的信息远比摘要更丰富,搜索引擎等于帮你做了判断;而在查询诸如天气或路线时,搜索引擎会在页面顶部直接呈现……这些最新的技术成果,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

 

有求必应?

 

Bing在中国被翻译成“必应”——有求必应。对于搜索引擎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好名字。但真正能做到有求必应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必应尽快被全球用户所接受,微软再次向雅虎伸出橄榄枝,巴茨带领下的雅虎终于接了过来。

 

根据双方协议内容,雅虎与微软将分享在双方网站上搜索广告产生的收入,雅虎在合作前5年内保留雅虎网站全部搜索广告销售收入的88%,同时有权销售微软部分网站的搜索广告;作为回报,雅虎搜索将改用必应,“必应技术提供”字样可能将会出现在雅虎的页面上,微软还将获得更具长期价值的财富,即互联网用户在线搜索和消费数据。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微软掌握广告技术,并进一步改善用户搜索体验。

 

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带来最好的市场,实践证明,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和产品服务似乎才是搜索游戏的重量级砝码。这也是微软设立搜索技术中心的初衷。短短四年间,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已经发展到200多人,现有项目包括所有涵盖中文、日文、韩文的网页搜索、多媒体搜索、移动搜索、新闻搜索、地图搜索以及微软全球搜索平台开发,成为美国之外微软最大的搜索研究团队。

 

互联网上从来就不缺乏技术和商业奇迹。对于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王永东有自己的看法:“第一,透彻理解用户意图,知道用户要什么;第二,对搜索引擎本身有的信息,要搜得全,理解得透,能对搜到的页面做出分析与归纳;第三,需要一个特别好的匹配功能,就是把我认为最好的结果给你。”而至于未来基于搜索的商业模式,微软在思考,或许与雅虎的合作,将是微软下一轮商业创新的开始。

 

王永东简介

 

王永东博士现任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总经理,他带领团队进行微软搜索产品的研发工作,致力于提高全球用户的搜索体验以及开发与中国及亚太地区相关的产品功能。 

王永东博士1984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198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并于1992 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到1996年,他在美国赛贝斯(Sybase)公司工作,参与并负责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的研发。他于1996年加入Inktomi 公司从事搜索引擎的研发工作。Inktomi公司是互联网兴起早期的搜索产品研发先驱之一,其搜索引擎曾被MSN, Yahoo, AOL等各大门户网站所采用。2003 年,Inktomi 公司被雅虎收购,王永东博士随即加入雅虎,任国际搜索部技术总监,负责雅虎搜索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研发工作。2007年,他升任副总裁,继续负责国际搜索产品的研发。他的团队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有数十名来自中国大陆。2009年6月,王永东博士离开雅虎加盟微软。

从1993年到1999年,王永东博士应邀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兼职任教。他有数百名学生在硅谷及其它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软视觉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