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云计算电视台马维英未来计算 |
分类: 技术 |
云深不知处,无端空悠悠。最近,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博士在“宽带互联网的未来”论坛上做了一场演讲,生动讲述了“云在彼端”的奥妙,为微软公司所从事的云端计算研究给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阐释。本文作者在聆听了马维英博士演讲之后触发了对电视媒体与宽带互联网之间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汪海天
也许是从Amazon的AWS开始,Dell、Sun、IBM、Google、Yahoo、Microsoft、HP、EMC等IT国际巨头纷纷高调宣布了各自的云计算计划,如今,“云”已经成了IT业界最时髦的标签。
什么是“云”?
听说这个名词已经很久了,其实也一直在使用,我注册Gmail帐号时还是找国外的朋友给发的邀请。看得见,却摸不着,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吧。
4月中旬,在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宽带资本主办的数字生态系统论坛之一——“宽带2.0——宽带互联网的未来”上,我终于搞清了这朵“云”的内涵。
那天的论坛是数字生态系统论坛系列的第一场,我们中广互联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了论坛组织的部分工作。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马维英博士富有激情的演讲中,他把“云”服务形象的比拟成信息电厂,即插即用。从软件(Software)到平台(Platform)、到硬件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甚至数据(Data)都是“云”服务的内容,一切皆服务,并且谁都可以来直接租用享受这个专业的服务,而不需要自己费心建设、维护。
这让我首先联想到:其实传说中的“云”就是把村头的传统大集市改造成了品牌连锁的超级市场。
回忆二十多年前,传统的集市就是在马路两边摆摊设点,也没人管理,各自挑着箩筐、推着板车、扛着家伙事儿往那儿一放就开始叫卖了,早上搬去晚上撤走,货品的运送、摆放、装饰、促销、收钱所有的事儿都要由自己来搞定,相当辛苦,生意也做不大。而到了超级市场年代,有了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那些活儿都成了市场的配套服务,曾经的小商贩们也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强做大各自的核心业务了。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Amazon是第一个开始“云”服务的公司的原因吧。
云是多变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形态的云。微软的云服务叫Azure,中文昵称:蓝天视窗。为了更好的体现微软云服务的特色,马院长播放了两段可以与好莱坞大片制作水准相媲美的视频短片,分别从“云”和“端”两个方面来表述。
在“云”的短片中,云被描述成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集装箱物流中心,它包括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化的服务器及存储和互联互通的高速网络,可以随时在海量信息中按需提取信息数据并快速安全的运送到指定地点。
集装箱中的“云”,搭积木般瞬间建设数据中心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微软的“云”可以组装安放在集装箱中云游四海,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安营扎寨,而且简单易用、部署快捷,效率堪比美国的快速反应部队。跟随着片中的音乐节奏,四辆卡车一装一卸,如同搭积木一般瞬间就把一个数据中心建设完成了。
在“端”的短片中更是把《哈利·波特》中神奇的魔法报纸和《007》影片中酷炫的智能触控桌面(Microsoft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任何需求,云计算给用户带来的是全新的信息体验。
也许正如马维英副院长说的:比尔·盖茨在70年代创办微软时看到的是“每个人都要有一台PC”,而现在,微软正在给每个人都配备一台超级计算机。PC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插上“云”的翅膀,家电和消费电子正在走向红地毯。
在云时代,电视台将要演化成为高速信息网中的数据中心,成为一个海量的影视节目库,成为跨平台、全媒介的播出中心。
在云时代,电视台将是宽带信息网络上的一朵云。
作者介绍:汪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