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Search赈灾地图:为四川重建尽一份力

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搜索赈灾地图四川大地震livesearch |
分类: 技术 |
作者: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Live Search团队
2008年5月12日,一个历史瞬间在四川定格,将地震的伤痛烙印在每个人心中。不平静的一年过后,四川逐渐走出了震后破败颓废的景象,带着全国人民的祝愿在喧嚣的重建中振作、复苏。
今年的5月12日,作为第一个“防灾减灾日”,举国的目光将重新聚焦四川——这块在去年牵动了全球亿万华人心弦的土地,关注着灾后积极投身家乡重建的四川人民。为此,微软Live Search团队也通过努力,把灾后最新资讯集纳在赈灾地图上,呈现出一个积极的、新生的四川。希望通过Live Search这样一个资讯平台,能帮助所有关心灾后重建事业的用户得到翔实、周到而全面的事件新闻和地图浏览,了解地震灾区重建的进程以及群众的生活实际,为那些想给与灾区提供帮助和支援的社会各界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Live Search地图搜索如何与新闻热点相结合。
时间与空间结合,了解四川动态的窗口
Live Search赈灾地图启用的灾区资讯与MSN网站相关新闻同步更新,并以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为坐标,在地图上做出标记,以直观、立体的地理位置参与感,将事态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请看下图页面)
赈灾地图(上图)的左侧是新闻浏览区,这里罗列了所有与震区相关的新闻,当我们将鼠标悬停在新闻标题上面时,右侧的地图区域将同时显示该新闻发生地点的坐标位置,让用户直观地感受这一地区的空间方位。点击感兴趣的新闻标题便可以进入新闻页面,帮助读者进行更详细的解读。
感受四川,与灾区心连心
基础建设为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心灵建设则帮助灾民恢复生活信心。从关键词搜索中,我们了解到这两类话题最受读者关注。Live Search赈灾地图把这两类访问度较高的新闻资讯集中收纳,并优先排列,方便读者浏览这些焦点新闻。
自古以来,四川以其瑰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旅游资源著称,黄龙、九寨这样的醉人境地令巴蜀文化名扬中华,然而劫后余生的四川美丽依旧,在恢复教育和发展生产之余,旅游也悄悄地为振兴四川经济发挥作用。以此,去灾区旅游促进当地经济,成为了社会各界身体力行支援灾区的一种休闲方式。因此,关于赴灾区旅游的信息搜索成为了节假日来临之际的主要热点。
除此之外,灾区人民的心灵建设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使我们能再造出同以前一模一样的汶川,却再找不回汶川上空曾经回荡的欢声笑语。痛失亲眷的灾区人民,在震后的一年中如何驱赶心中的伤痛,如何鼓起勇气重新面对新生活?为此,Live Search可以帮助你很快找到这样的故事,左侧的新闻浏览区就汇集了灾区的相关信息,罗列了很多发生在平民百姓中感动你我的故事。在阅读之余,趁着旅游的雅兴,也不妨动身到四川去,与灾区心连心。
地理寻踪,在灾区行走四方
如今,灾区各地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着,网络上有关四川灾区的每个地名一直是新闻热词。这些地方现在如何了,有多少群众搬进了新居,失去家园的灾民完成心灵建设了么,这个地区的孩子们都能坐在明亮的教室听课了么,志愿者们在那里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许多的疑问和关注,让新闻故事帮助解答吧。在右侧的灾区地图上,将鼠标悬停在您关注的地名标识上,就能看到该地正在发生的新闻资讯。
在停顿的信息预览栏里,点击“更多信息”同样可以进入该资讯的详细页面,点击“添加地图收藏”则可将该地理标识及新闻资讯收藏在您的页面中。同所有的地图一样,地理标识会提供“从这里出发”和“到这里去”等地图服务。
悼亡与振兴
今天,Live search换上了黑白的色彩,为遇难的同胞默哀。逝者已逝,生者要更加顽强的生活,重建与复兴之路需要很多时间和不懈努力。在路的起点,让我们共同为遇难同胞祈祷,为四川重建加油!
地图收藏地址:http://ditu.live.com/?v=2&encType=1&cid=7F02EDFD03E5E5A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