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盖茨实习生日洪小文 |
分类: 人才 |
这次尽管没有去盖茨家,但作为两年前为盖茨个人开发“读书专用”软件的工作人员之一,王坚对盖茨“尊重员工个人价值”的印象十分深刻。
原来,盖茨保留着一年“闭关修炼”两周的习惯,在称为两周的“thinkweek(思索周)”中,他要做的不是其他,就是在电脑上阅读每个员工为他推荐的好文章。
让王坚没想到的是,比尔盖茨使用过软件以后,居然特意召集开发成员,花半个小时做了一个使用反馈报告,深刻地与基层开发人员谈了自己使用软件的体验,并提出一些改进设想。
周昌印,来自浙江温州,就读于复旦大学,他是今年10名去访美的学生之一,谈起与盖茨的一面之缘,他说,原本以为盖茨在烧烤宴会上一定是“高高在上”,没想到,一点没有距离感。
周昌印当时问了盖茨一个关于盖茨基金的问题,他想知道,盖茨基金是否会面向中国开展一些项目。“盖茨给了我很详尽的回答,列举了许多有关中国地方农业、疾病的数据,同时还能拿非洲的相关数据做比较。他对自己基金要做的事情非常了解。”
浙大学生施晓晗说起盖茨,他说:“他站在实习生们中间,逐个回答问题,每个问题保证3到5分钟,没有任何敷衍了事。”
1998年以前,国内其实都不知道“实习生”为何物。“实习生”是什么?很多企业的眼里,是大学里那些青涩的、笨手笨脚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是拖累,是负担,缺乏效益。
现在正值大学生实习高峰期,前些日子,有个业务能力不错的大学生朋友给我发来邮件诉苦,他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一家单位向他收取高达2000元的“实习费”,“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免费劳动力,而且有时还是负担。”目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浙大毕业生任重也表示,在国内,诸多企业实习生制度不完善,缺少公正的选拔平台,所以,和大学生找工作一样,实习也得“认识人”、“托关系”,并被企业视为底层的累赘。
我想,国内的一些企业在收取“实习费”的时候,思路大抵是:大学生对我们毫无价值,我们给他们实践机会,是我们培养了他们,是我们给了他们实现价值的机遇,并且我们还要付出人力物力,所以,我们应当收取“实习费”。所以,当一般的大学生听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厨房取用各种员工享用的点心、饮料,对着院长可以直呼其名,可以就任何问题向任何科学家提问,接触各类微软的资源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事实上,就我以前采访的经验看来,越是推陈出新、国际化程度高、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企业,实习生招募制度越完善,实习生的地位越被看重,企业越是爱在招募实习生环节上“烧钱”。而看国内,尽管有不少企业财大气粗,“人文”和企业文化的评价却十分糟糕,与“一流”永远有距离。
对于并没有对微软有重大贡献的实习生,盖茨选择了请他们吃饭,而我们的一些企业,选择了对他们收钱、居高临下或者拒之门外。我想,这其中的差别,不在于实习生们本身之间的差别,而在于用人单位对实习生价值认同上的天差地别。要不要尊重实习生,应该如何看待实习生的价值,企业有自己的选择权,但哪种态度有成功的结果?微软的地位和成就已经做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