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

(2011-11-28 13:07:45)
标签:

克林斯布鲁克斯

文化

分类: 学术文学

科林斯布鲁克斯

 

 

克林斯·布鲁克斯(1906-1994),20世纪美国深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新批评”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生前曾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对海明威、福克纳、叶芝、艾略特等现代作家、诗人有较深的研究,其著作还有《理解诗歌》(与罗伯特·潘·沃伦合著)、《现代诗歌传统》、《文学批评简史》、《隐藏的上帝》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怀疑任何一种奇迹的时代,包括诗人所说的那种奇迹。实证主义者倾向于把这种奇迹解释为一种普通的简约过程,而这一过程几乎要把“诗歌”简化成墨迹。但是,正如一位语言学者在一本近著中所写的,“交流的奇迹”依旧存在。我们最好不要对此视而不见,或者试图把它“简约”到几近歪曲的程度。我们最好以这种奇迹为出发点,通过对诗作为传达的信息作出尽可能贴切的考察来完成我们要完成的任务。

                                ——克林斯·布鲁克斯

 

《精致的瓮》是布鲁克斯最为知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美国“新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在《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中,布鲁克斯精心选择了邓恩的《成圣》、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占瓮颂》、叶芝的《在学童中间》等十首诗,以专章的篇幅用悖论、反讽、含混、意象等理论视角加以详细剖析,从而得出了影响甚广的结论: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而不是以“内容”或“题材”为本体,这样就十分鲜明地强调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布鲁克斯在这里精彩展示的文本细读与分析法,也代表了20世纪文学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

 

 

《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悖论的语言

第二章 赤裸的婴儿与男子的斗篷

第三章 《快乐的人一幽思的人》中光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 诗歌要传达什么?

第五章 阿拉贝拉小姐个案

第六章 格雷的瓮碑

第七章 华兹华斯和想像的悖论

第八章 济慈的田园史学家:没有注脚的历史

第九章 丁尼生悲叹的动因

第十章 叶芝的花繁根深之树

第十一章 释义异说

附录一 批评、历史和批评相对主义

附录二 观念问题和认知问题

附录三 诗歌原文及参考译文

译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