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风暴震撼宝岛

标签:
腾格尔娱乐明星动态第一次台湾 |
朋友们我回来了,好久不见。转眼已经入冬,北方都开始下雪了。不过此刻我只想和大家聊点暖人的事。最近我们和宝岛台湾终于要“三通”了的消息,就让人感觉热乎乎的。
台湾对于我来说不算陌生,由于演出的关系我去过那里很多次,对“两岸三通”的成功却感受深刻。
记得第一次去台湾是在92年。我想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我是第一个应邀跨过海峡,去祖国宝岛台湾开个唱的当代大陆歌手。当时大陆歌手过去开演唱会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在台湾不能随便做歌手的宣传,根本就没有什么媒体宣传、见面会之类的,也更不可能做制造“XX第一称号的噱头”。当时光办理去台签证就是历经曲折,由于两岸隔绝四十年来第一次有大陆歌手赴台演出,双方谨慎得不行,审查得那叫特严格,有时简直就是刁难,前后办了差不多一年,到后来我是真的不想去了,折腾人啊;还好当时很多好朋友想办法帮忙,在我已经完全失去信心的时候,突然,事儿就成了。于是我一个人背着吉他怀着交流音乐的态度去台湾开演唱会了。
没想到那次去的反响很大,好多人从花莲、台南等地赶到台北观看我的演唱会。首演是在一家剧场里,那边圈子里的朋友,包括文化界的名流差不多能来的都来了,这么受欢迎,实在是让我很意外。原本计划在这个剧场演两场的,可是主办方一看媒体的反映和观众的热情,于是开会研究,决定把第二场放在了中正纪念广场,我大概不是第二个就是第三个享受这种“待遇”的歌星了。乐队、灯光音响都换了,舞台也重新搭建了,我从未见过的那么大的舞台,当天来了足有两三万名观众,那个阵势搞的挺轰动。当天节目单上的唱完了,返场唱了两首歌后,观众就手拉手围着台子,大喊“腾格尔腾格尔”“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阵势山呼海啸,我一看这下走不了了。就顺势坐在台子边上,喝上了台下观众送上来的啤酒,休息好了。我站起来又和观众们一起唱啊跳啊的.最后主办方怕控制不了局面,几个人拥着我就下了地下停车场。在回去的路上,我兴奋得不行。
在台湾时还有件事值得一提,我是1992年去台湾的,去时前不久,台湾女作家三毛去世了。有一首歌叫《三毛来了》,我因之前读了不少她的书,就重新谱了曲,两场演唱会都唱了,特别的受欢迎。
现在想想,第一次如此受欢迎,原因可能有三个。首先,92年台湾和大陆已经有40多年没有特别深刻的交流,他们对大陆的一切都好奇。台湾人想从这个第一个登陆宝岛的歌手身上看到大陆的影子。其次,当时台湾的电视制作人凌峰在大陆拍摄了一部专题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主题曲就是我写我唱的。这部片子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去以前,我的名子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都知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所以,一到台湾以后,一下就引起了轰动,主要是前面路辅的好,换句话来说,就是因为《八千里路云和月》使我让人熟悉起来。最后,应该是我的音乐和声音给台湾的朋友带来了另外的一种享受。那个时候台湾乐坛流行的都是温婉邓丽君式“情歌”,歌手的声音也比较甜美,很少有豪迈、大气的音乐。我的歌曲让台湾朋友有了原来还有歌曲是这样的想法。
第二次的台湾行,就是06年的个唱,这一别就是14年。所以我演唱会的第一句话就是“十四年了,你们好吗?”……晚会的高潮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当音乐响起,好像触动了观众的某个神经,嗖的一下演唱会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像是回到了92年的现场。
这两次的台湾之行,我必须要谢谢几位朋友,其中包括席慕容女士。如果没有她的鼎力相助和努力,我想去台湾开演唱会的道路不会如此的顺利。当时因为政策的缘故,我不能在台湾接受采访,不能开发布会,最主要的宣传渠道竟然只是席慕容所撰写的“专栏”。此外还有费玉清、周华健和张镐哲这帮哥们,他们用各自的方法帮我解决了演唱会面临的种种问题,真的谢谢你们了!
十多年已过,台湾和大陆在经济、生活、城市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很好的变化,可惜“交流”这两个字依旧单薄,不堪重负。尤其是大陆的歌手去台湾表演,就是跨过一道小小的海峡,去开一场演唱会怎么都如此的艰难呢?想到这里,只能唏嘘感叹了。
去年,我有幸被邀请第三次踏上宝岛演出。这次可惜不是个唱,是一个由两岸交流负责部门组织的文化交流大型演唱会,同台都是两岸观众熟识的歌手。这次,我们从香港转机回到北京,因为航班的时间问题,我们在香港还多逗留了一天。本来半天就完成的事情,足足折腾了我两天。
不过,这一年来听到了不少关于“两岸的好消息“。大陆游客按照要求办理手续,可以去台湾旅游,两岸实现了直飞等等。这次,又知道了“三通”的好消息,让我很是兴奋,希望有机会再去台湾,去看看我的老朋友们,再开一场和“北京一样轻松“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