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灣良心企業「義美」~談食安與共業

(2014-10-29 21:08:51)
标签:

杂谈

義美不上市上櫃的秘密 10/13

轉寄-- (非常感謝遠東科技大學生技中心陳柏翰(教授)主任─前台鹽生技廠長,

提供我這篇相關食安寶貴的訊息)→ 不上市上櫃的秘密

低調神秘

(商業邏輯的貪婪,無止盡追求利潤的壓力,是食安問題的重要源頭。以下引述內文)

屢次躲過食安風暴,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卻認為,食安問題是政府、廠商、及老百姓消費行為,三方共構的共業。

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混油到這波餿油,台灣的食安風暴簡直像鄉土劇,離譜沒有極限。

歷次風暴中,義美是食品大廠中少數每次都全身而退的,此次餿油風暴鋪天蓋地,許多民眾又提起義美。

其實四年前塑化劑風暴時,本刊便曾採訪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回頭看他當時談的觀點,至今適用。

也難怪高志明曾鐵口對媒體說:「以後你們一定會再來找我!」

從塑化劑到餿油,原料把關一直是一大難題,下游廠商常大喊無辜,

高志明卻在四年前受訪時就說:「全球農產品的價格幾乎是透明的,收成好不好都知道,價格特別低你就要懷疑啊。

你明明知道柳丁一斤多少錢、幾斤柳丁榨一斤柳丁汁,有人賣柳丁汁卻特別便宜,你相信嗎?」

高志明說,義美寧可多花成本買安全原料(也因此售價降不下來),例如許多食品廠商會向越南買花生粉,但越南雨季很長,花生容易產生黃趜毒素。台灣也很潮溼,但台灣有空調設備貯藏,越南沒有,比較窮,所以我們用本土花生自己磨。」

義美也很少向原料大國買原料,因為通常難逃五項問題:過量的重金屬、農藥、抗生素、防腐劑、摻漂白粉,

「原料大國產的原料進來,我們檢驗過,八、九成都過不了關。」他並談到,衛生單位長年只知檢驗生菌數,其實毒性物質才是當前食品業最大問題。

記者當時還曾向高志明提及,義美鮮乳的味道不夠香濃,喝過不會想再喝。

高志明一聽馬上說:「問題是你要不要另外加入乳脂肪。」難道香濃是因為添加物?

「對啊,喝起來好香,那個就是啊。所以我說這是消費行為與廠商的共業,用添加物解決(消費者講求的)色香味的問題。」

他並透露,在夏天,台灣生乳的產量根本供不應求,義美是跟酪農簽約,賣完就算了。

「我跟你講,冬天買最保險,大概百分之百。夏天需求很高,那個量兜不起來啊,怎麼有那麼多鮮奶在賣?

到底一瓶鮮奶裡面有多少真正的鮮奶?最熱的時候,我看生乳只能供應50%。」

義美並非每項產品都叫好,例如香腸就賣得很差。高志明無奈道:「我想做不含亞硝酸鹽的香腸,但賣不好,大家都喜歡顏色鮮紅的香腸。」他說,每次研發這類不含添加物、卻賣不好的產品,都十分挫折。

義美創立至今正好滿八十年,卻始終堅持不上市上櫃,也不熱中接受採訪、在媒體曝光,因此長年給外界低調神秘又老派之感。

高志明的想法很固執:「我不是那種美式CEO,簽約後一年兩年要達到什麼績效,不然就下台,那樣無法顧及永續經營,為了拚績效拚利潤,什麼添加物都可以放進去!

我的想法是,我們幾個兄弟覺得大概幾%的利潤夠了,就好了。」但全世界趨勢如此啊?「連美國也有例外,像M&M(巧克力大廠),全球排名前幾名的私人公司,從來不上市。歐洲更多,很多家族企 業堅持不上市。」

資本市場永無滿足點的貪婪、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加上裝死的政府,共同造就了台灣食安風暴的一波波驚奇。

(撰文:簡竹書)

說到做到,誠信可靠。繼續努力,客戶滿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