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流傳的錯誤觀念
(2009-02-28 20:31:09)
标签:
經典普洱古董印級七子餅樟香蘭香荷香杂谈 |
分类: 報章媒體 茶友問答 |
節錄網路流傳文章,讓大家看看錯在哪裡?
請網友以紅字指出,並寫出正確觀念
因為錯誤太多,我就不想寫出處,如果原作者有意見,請上論壇指正。
1 、熟茶是哪一年发明生产技术的?
2 、熟茶是怎样做的?
3 、为何生茶才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所产的大叶种茶,经过加工进行后发酵的茶。以年代又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
1 、 1950
年之前:这个时期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 、 1950 年~
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 、 1968 年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 73
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
1 、熟茶是哪一年发明生产技术的?
2
、熟茶是怎样做的?
3 、为何生茶才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1、1973年與勐海茶廠都說法都未定論,至少在1970年之前是肯定有發水茶的做法。
2、一定量的說法是取巧,因為不同的水量控制都可產生不同的發酵度或口感要求。
3、這三種香,是以往香港倉儲所產生,與乾倉收藏、溼度適合有些背道而馳,很標準的喝濕倉茶說濕倉不好的可能性。
>>>>>>>>>>>>>>>>>>>>>
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所产的大叶种茶,经过加工进行后发酵的茶。以年代又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
***********************
1、思茅就是普洱
2、那麼三十年以下的小喬木,怎麼稱呼?
>>>>>>>>>>>>>>>>>>>>
(三)依外型分类
*****************************
1、357克、直徑約七吋、七代表圓滿
2、如果按形狀分類,沱茶的重量規格非常多
3、1967年主要是因為牛心沱緊茶容易發霉,所以改磚型,而磚型也確實方便運送。
5、既然稱"千兩茶"就應該足千兩,而沒有其他規格。且千兩茶屬湖南茗茶,不應使用在普洱,容易混淆。
6、不知表達什麼
7、真正高級高價還是芽尖散茶,沱餅只是利於存放後的口感,不應說"高級"!
>>>>>>>>>>>>>>>>>>>>>>>>>>>>>>>
1
、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 , 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 , 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 建议材质宜选陶壶 .
紫砂壶。
**********************
1、扁腹寬口是個人提出,主要是因為利於均勻沖泡與散熱
2、茶質全散,出耗味,怎有這想法?
3、十年,見仁見智,有失武斷。沖泡不是快,而是快速出湯。不建議喝冰茶,有害人體,不是冷茶問題而是低溫不利人健康。
4、這是綠茶、清茶習慣,普洱有杯底香,但老茶可沒有撲鼻香。
>>>>>>>>>>>>>>>>>>>>>>>>>>>>>>>>>>>>>
1 、 1950
年之前:这个时期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 、 1950 年~
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 、 1968
年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
73 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
1、是1956年
2、是1957年-1972年(最新資料,個人資料也需改正)
3、是1973年以後。不是各茶行自行生產,仍由省茶司統購統銷,直至1984年計劃經濟結束才又各茶廠自行製作銷售。雪印、73青、小黃印等是坊間說法,茶廠只有7542等編號。
>>>>>>>>>>>>>>>>>>>>>>>>>>>>>>>>>>>>>>>>
樟香: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
這篇很荒謬,所有香氣都是因為倉儲所造成,合併茶區、茶種、級數、製程所產生各種"類似"香型
與其他類種植物完全無關
相關討論請至"經典普洱論壇"
http://bbs.classicpuer.com.cn/showtopic-7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