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新茶喝壞胃?

(2009-02-21 09:28:31)
标签:

台地

古樹

荒地

雲梅春茶

陳化

杂谈

分类: 心情隨筆 海外見聞
去年就曾經聽說台灣網站某位普洱茶名嘴因為喝新茶把身體喝壞了,當時我聽了覺得是謠言,也沒有搭腔。剛好上網時見他自己說,身體欠佳、調整中,很長時間沒有喝茶。看到也覺得奇怪,還是沒有多想多問。今年網友來,又說他因為喝茶把胃喝壞了,我問了一下,聽了之後也覺得奇怪,但也不太想多說。去年聽到的時候,直覺是有人想說這位名嘴喝新茶喝壞,目的是想打擊他、打擊新茶市場,所以一笑置之。

 

    以我自己對中醫與身體實際了解,任何東西過與不及都不好,茶喝太多當然也不好。新茶如果過量,當然會傷到身體,但什麼叫做過量?依自己身體狀況來評定,沒有定數!怎麼說明,很簡單,只要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喝新茶的濃度與量,在普洱茶界應該還沒有見過比我更濃的,但我有不適嗎?我比那位名嘴年長,喝茶時間更長、量更大、更濃數倍,關鍵只有在自己身體的保養。而我自己是累過頭,休息不夠,這也是過度了,但不能說我喝茶把身體喝壞了。

 

    普洱台地生茶其茶鹼含量較高,再經過機器重揉,所釋放出來的植物鹼確實不低;若再喝過濃、過量,胃一定受不了,所以一般我很少建議新茶友喝新製台地生茶(七年陳期內),甚至有所選擇時,就喝古樹茶為宜。說到這裡,讓我想到一個台灣茶商到處放話,說「號字印級茶都是台地茶,古樹茶現在這麼柔順,肯定不能長期存放。」「現在市場會亂,都是這些私人訂製茶太多所導致。」聽到這些,真是把我笑翻,沒知識又沒常識所說出來的話,只為自己利益來編造謊言、欺騙消費者。

 

    文革前,整個雲南都以古樹與放荒茶(野放)為主,密植性台地茶非常少,有的話也是用來製作高價格的滇紅、滇綠;低價、不被重視的滇青都是以較粗老(當時認為古樹茶粗老、低產能)的茶菁製作,與現在的狀況完全不同,這些五十年以上老茶是不可能用現在這些「純台地料」。會說老茶都用台地料,是對歷史的不了解、謬誤。

 

    第二個偏差,就是對台地茶、古樹茶轉變陳化毫無經驗,可以說沒有收藏茶品超過十年以上所說的笑話。純台地茶,在台灣完成陳化周期大約7年;古樹茶只有56年;荒地茶(群體種)的轉變較不穩定,會介於古樹與台地之間。而好玩的是,台地茶從一開始濃烈而漸轉柔滑,古樹茶反而一開始廣而柔順,而漸轉聚而強,轉化期間會出現極不穩定狀況,而荒地茶(野放茶)的陳化更加不穩定,會時有台地的濃烈、時有古樹的深韻、柔順(勐海雲梅春茶即是)。總歸一句,好茶是應該新茶好喝、放陳更好喝,而不是他們所說的新茶應該很苦澀、放一段時間才能喝,這是很低劣、不專業的錯誤推銷詞。

 

    三大品牌崩盤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用我再回到2006年底時的大聲疾呼,但台灣囤積數十億台幣的三大品牌,現在賣不掉、資金緊繃壓縮,只好四處派茶樣(派到大陸去了),到處說古樹茶不能存放,還想忽悠新進、入門的消費者,唉!當茶商當到如此,太累了。

 

2009.2.21於台灣岡山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