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情隨筆感悟隨筆普洱茶茶道 |
分类: 心情隨筆 海外見聞 |
有一些網友來信或短訊息
詢問有關進入普洱茶業的想法
多數人的疑慮都是...普洱茶熱潮還或多久??
剛好三醉齋提到這問題
我把我的想法整理一下
*******
1999年的時候就有前輩勸我不要開茶行
對話如下
現在號字級的茶都沒有了,又貴的要命
而印字級的茶還不能喝,一餅紅印二萬元(台幣)誰要買??
那些七子餅做的那麼差,七子黃印中茶簡...那像普洱茶嗎?
以上這三句話,以現在觀點,似乎很可笑
但在當時很令我猶豫要不要進入普洱茶葉界
最後我只有一個想法
"新人永遠見不到老茶好"
*******
喝古董茶的人說印級茶...能喝嗎?
喝印級茶的人說七子餅...能喝嗎?
喝早期七子餅說73青餅以後的茶...能喝嗎?
喝到1999年以前的茶說現在的茶...像普洱茶嗎?
每一個年代的人都認為自己所接觸到茶品是最好的
所以.....樂觀一點
好茶永遠在!!
*****
現在的普洱茶與當年的紫砂壺不一樣
一當時大陸經濟不像現在活絡,消費水準與物質需求大量增加
紫砂壺會崩盤,是應為供過於求,因為當時只依賴台灣與香港市場
二普洱茶是消耗品,而茶壺...除非摔破,不然永遠在,市場容易飽和
三茶壺,只要工藝師在,就能在做出一把相同的壺.而同一批普洱茶就算量再大,經過幾年還是消耗光,永遠不會再出現...因為年份.
********
普洱茶的生命與靈魂........就是人的靈魂與生命
因為普洱茶文化是由人所創造
應該以人為主體
茶,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媒介
茶人將自己的生命與靈魂賦予普洱茶
所以同一餅茶,在不同茶人心中與銓敘出不同的風格
茶,只是茶
但茶能展現茶人風笵與價值
*********
茶沒有真假,只有喜不喜歡....如同為人處世
茶不會騙人,只有人在騙人,或是你不懂....學東西總是要教學費
一昧排斥...只會顯現自己不會寬容
剛愎自用...只會讓自己更無知
茶的好壞...是相對不是絕對,更不可能是唯一標準
***********
如果經營心態
一直將茶葉當作商品...則永遠只有買賣,沒有文化
沒有文化的茶業,容易隨經濟起落而高低
只有將茶葉文化紮根
才能永續經營
*******
所謂茶文化推廣
從雲南原產地的環境氣候地質,到歷史文化傳承
茶葉資訊推廣,品茶會講座到培訓班的開設
茶藝與茶道....
*********
存乎一心
人的起心動念決定一切
建議您
把利益放在第二
文化推廣與廣結同好會成為您最大收穫
********
茶一茶網友說道:
先學會作人,再。。。。。。
*******
呵呵
沒這麼嚴肅
但
茶品如人品
經營方向策略確實與為人處世有關
********
呵呵
做人難不難??
再難也要把人品做好,是不?
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
茶一茶網友說道: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小d網友說道:
存乎一心
人的起心動念決定一切
這句好啊
*******
最近有茶友陸續想加入普茶莊加盟經營
剛好
這帖子也說明瞭我一貫理念
也希望我的經銷商們也能秉持
越懂茶,越賺不了大錢
誠信第一
專業第二
********
周禹網友說道:
石
老師從歷史和文化探討了普洱茶,我就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補一下。
1:普洱茶的產量有限。
2:對普洱茶認同的人不段擴大,市場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先有臺灣,後有香港,再有珠三角一部分,現有內地一少部分城市)以後還有多少發展空間無法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整個普洱市場都是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後盾。
3:同其他品種茶葉對比價格還是很低。
4:在上層社會中己經得到認同和作為一種時尚,不象從前一提起普洱就認為是老坑(老年人)茶
5:還有一點是其他茶種沒有的特性就是不怕賣不去,放久就無用。有一部分茶商也正是看上它的這個特點才轉營普洱茶.
*********
綜合周兄的觀點
經營普洱茶的市場優勢
1.供需
2.市場認同
3.價格競爭力
4.價值觀的轉變
5.經營風險較低
*******.......................................2006.12.17整理
《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