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男西服的结构造型研究

标签:
文化 |
同时,由于蒸汽机的出现,交通工具迅速进步,旅行的人开始增加,人们从各处奔向海滨浴场,到外地旅游,外出狩猎、钓鱼,并进行各种比赛。因此适应各种运动的服装开始出现,日常装也趋向多面化、轻便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有了相应的着装。在穿衣规则上,男装比女装有着更严格的限制规定。
1 .款式特征分析:19世纪80年代,在准正式场合或无女士参加的情况下,拉翁基·茄克(lounge
jacket)开始被作为正装穿着,称为dinner jacket,如图1所示。
http://s14/middle/4caea87cg98a0c201172d&690
拉翁基·茄克为四粒扣,驳领很小,在穿着过程中通常四粒扣全系或只系最上面一粒扣,前片下摆为直的或圆弧形,有的在右片大袋上面部位设有小钱袋,这种小钱袋用于装给服务员小费的零钱,是英国绅士的象征。搭配相同面料和颜色的背心和裤子,里面穿着立领衬衫。拉翁基造型比较宽松,裁剪比以前考究。现在的领型可以是平驳领、戗驳领或苹果领,前门襟可以是单排扣或双排扣。驳领可以采用整体或分体结构,款式图和结构图分别如图2、3所示。袖口有克夫和袖开衩设计,两粒袖扣。
http://www.zclw.net/article/UploadPic/2008-10/2008102011943249.jpg
拉翁基具有某些礼服的特征,如丝质的领子、典型爱德华时期装饰的袖子。有的在领口、口袋等边缘部位有黑色的饰边。
2
.裁剪缝制技术到18世纪末,英国裁缝因做工考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已成为男装流行的主导者,因为他们长期的缝制经验和对面料的认识,提升了他们的缝制技术。板型方面的欠缺逐渐被意识到,裁缝们开始寻找一种可以在裁剪服装时使其优雅合体的方法。在19世纪初出现的卷尺,引发了裁剪方式的变革。卷尺发明之前,裁缝们采用窄纸条作为测量人体尺寸的工具。卷尺的使用引起人们对身体各部位比例关系的关注,他们试图寻找人体各部位与身高之间保持不变的比例关系,意在减少测量部位,提高制图效率。当时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开始研究服装制版,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和建立模型——按照绝大多数人的体型(包括正常体和特体)和比例建立以适合不同的体型。通过数字的观察,他发现任何人身材的高度、宽度和围度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颈部至腰的长度、胸宽、背宽、袖窿宽和身体侧长分别约为胸围的1/2、1/3、1/3、1/3和1/4。
根据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制版系统,从此开始一种全新的裁剪方式——比例裁剪法,这是建立在几何规则和人体计测比例的原理上。尽管服装的裁剪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计算方法最初还很简单,不是很完善,覆盖率比较低,只适合比例好的标准身材,对于复杂多变的人体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需对尺寸进行一定的修正,裁剪时对裁缝来说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为以后裁剪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构设计分析:3.1测量项目:如图4所示http://s3/middle/4caea87cg98a0c690b242&690
测量采用直接测量法,要求被测量者着装,系好纽扣,保持放松直立状态。
胸围、腰围、臀围、袖窿深、背长、胸宽、背宽、肩肘长、肩袖长、前肩长(length of front
shoulder)(自后颈点向前经肩至袖窿底的长度)、过肩线长(over shoulder
measure)(自后中心B经肩至袖窿底的长度)
3.
结构特征分析:如图5所示胸部、腰部和臀部的放松量都比较大,使得外形宽松舒适。在腰线处无分割线,只在腋下设一胸腰省,使侧面腰线处贴合人体,造型比较利落,但无胸腰省,后中缝、侧缝的收腰量都比较少,整体收腰效果不是很明显,胸腰差仅为7cm,为宽松的H造型。
袖子的大、小袖片之间在前面的分割线处没有借补的量,这样会使分割线暴露在外面,且缝合后袖子的造型为扁平状,但这种结构对于大袖的工艺要求比较低,袖子的前弯度可以自由设计。由结构图也可以看出,此时袖子有较大的前弯,甚至大于人体胳膊的前弯度,这种前斜前弯都比较大的造型符合了当时的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