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凉虾糖水颗粒郑信记宜昌 |
分类: 生活駐足 |
夏天在宜昌逛街,经常会碰到推着小车卖的宜昌特色饮料——凉虾。一支支可爱的“小虾子”装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看起来甚是诱人。“凉虾”用淀粉或米粉制成,因形状似虾而得名,配上冰镇红糖水,喝起来清凉爽口,甜而不腻,加上成本低廉,多少年来一直是宜昌人推崇的消暑解渴佳品。
许多外地来宜的游客,刚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喝过一次后,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为宜昌人的这一创举而感叹,也不由地为宜昌人能每夏品尝到这样的佳饮而垂涎。后来,一有外地朋友来宜昌,问起宜昌的特色小吃是什么,我都会带他们去喝凉虾。
凉虾的生命力是顽强,一个凉虾沉下去了,千千万万个凉虾还会冒出来!九码头的凉虾没有了,胜利二路的凉虾不起来了么;陶珠路的凉虾没有了,致祥路的凉虾不又起来了么?按下了葫芦起来了瓢,打死了蝈蝈起来了偷油婆,消灭了旺才还有小强嘛!
1。凉虾的颗粒太小。众所周知,制作出来的凉虾颗粒成分其实是大米,放到显微镜下看呈蜂窝状,因此密度比水小,新出锅的凉虾自然会漂浮在水面上,时间一长水就会渗入到凉虾颗粒里,凉虾颗粒会沉下去。因此根据凉虾颗粒的漂浮与否就能辨别是否新鲜。颗粒越大的凉虾越容易沉下去,而颗粒小的因为更细腻漂浮的时间就会越久。所以小颗粒的更能迷惑人,而大颗粒的凉虾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吃亏了。但在口感上,小颗粒的绝对没有大颗粒的劲道,这就象小米和大米的差别。所以个人认为,小颗粒的凉虾就只是花拳绣腿,好看不好吃。
2。兑糖水太多太浓。颗粒的凉虾制作出来以后,自然要是要兑水才能食用的。老一辈的人都是就地取用制作过程中的原浆水,在制作过程中就加糖,这样制作出来的凉虾绝不会浪费一丝一毫的凉虾味道。后来慢慢为了求得口味的多样化,在制作过程中就不再掺加任何糖料了。待到食用时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这时就有红糖水,冰糖水,蜂蜜等等口味可供选择。这是为了求发展适应市场而被迫作出的变化,因此在凉虾和水的比例上就很难掌握好,一般来说,原汁的凉虾占不低于70%的比例,勾兑的糖水比例不超过30%,这样既不过多的损失凉虾的原汁原味,又能满足口味的多样化要求,是最佳的比例。而郑信记的凉虾糖水的比例达到了90%,原汁凉虾里的水全部没有,只把一些过滤后的固体颗粒凉虾加进去,比例只有10%。让我们想起刘姥姥逛大观园吃的茄子,"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难怪刘姥姥说"我的佛祖,一个茄子,到得十来支鸡来配他",这样的茄子还有茄子的味道么?那么,郑信记的凉虾还有凉虾的味道么?这还不如说是喝糖水了。糖水太浓,密度更大,凉虾颗粒可以漂浮地更久,这样看起来越发新鲜了,不是吗?
3。价格高。别的地方只买五角,郑信记的小杯七角,大杯要卖一元,到后来小杯的不卖,所有的都是一元了。凉虾的成本要多少钱?一杯凉虾绝不会超过一角钱!如果郑信记是专卖店也就罢了,不过是一小摊而已,没有房租,又不用交税,凭什么卖这么贵呢?
前段时间致祥路上又开了一家凉虾铺,也是学着郑信记的做法配料,表面功夫做起来丝毫不逊色,眼花缭乱的,也是卖一元。让人哭笑不得啊。
现在已少见了酸辣味道,只有加糖的甜味,并且在原料上生出许多花样,除了白色的大米,增加了黑色的黑米,红色的红薯等等,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也算是时代的进步吧,然而我保持了喝凉虾的习惯,也保持了只喝白色的习惯,总觉得其他颜色有点不正宗,大概因为自己果然是个很恋旧的人。
最后谈谈凉虾的做法,用大米熬浆,滚开后点进凝固用微量清石灰水,以漏勺筛滤,便一粒粒跌进备好的冷开水,因为滤网作用和重力关系,形状便头大尾细如小虾米,其实偶觉得更象水滴(PS:我一直觉得应该叫凉香儿更好听,加了宜昌特有的卷舌儿化音,读起来尤觉漂亮,于炎热夏季听到这词儿,未入口已消了三分暑气啊。)制作简单,但想要做好不难,熬浆的火候,清石灰水的分量,乃至底水的冷热,伴料的考究,无不影响着制作的质量和口感,我喝过最考究的一碗,米质想必选用的极好,真真是入口即化,冰水十分纯净的感觉,舌间甚至滚开细细的香味,问过那女人,她淡淡地说:"我碾了玫瑰红糖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