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
(2019-10-23 10:24:36)
标签:
工作 |
分类: 教学论文 |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我们也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教师把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好水平较低,已成为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因素。而且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花功夫,上课采用“放羊式”或者变成作业整理课。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对教师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实践能力的要求,他再也不能机械的重复教案,他需要对不断变化的情境做出回应。教师的创造性及教育机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最大的重视和力量。所以,综合实践课程需要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批老师除了自身不断学习外,还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参加多种方式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二、实践深化教学
实践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组织好实践课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当前要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我们认为实践课区别其他课程的最大特征,就是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多,没有实践或实践的不够,都不能体现实践课的特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掌握实践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实践课教学,我们坚决摒弃“照本宣课,依葫芦画瓢”式的教学方法,摒弃“在黑板上种花,教室里养鱼”的脱离实际的做法。应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按照“实学,实用。实效”的指导思想,做到“课堂上精讲,实践中多练”,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在综合实践课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那一个个鲜活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孩子,我常常在不断的想:我该怎么引领他们呢?于是,我常常请教一些有经验的同事,自己也翻阅了大量的关于教育案例启示录的书,在我的综合实践课堂中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四、综合实践课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五、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亲身实践,以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