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吹箫的养生作用

(2013-05-27 20:00:09)
分类: 养生保健

2012年01月05日  

2012-01-05 11:43:28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吹箫的养生作用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为前五后一。早在《尚书·益稷》中记载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当因韶乐伴奏乐器以箫(当时为排箫)为主而有此称。

一、    吹箫对身体气机的调节

呼吸是人们生理正常的生命现象,呼吸的强弱、快慢、大小、长短表示着人们身体健康的程度。采用正确的腹式呼吸,就好像拨慢了生物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延长了能量发挥时间,也就是延长了生命。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箫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长时间的自由演奏,吹箫一般采用腹式呼吸。

1、腹式呼吸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腹压不断的改变,如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反之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由於持续的交替,使呼吸运动增加了心脏营养血管的功能,同时也增加心脏中带氧量,无形中给身体充了电,加大了血液循环,这样就加强了心脏营养作用,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有助於保持心脏血管系统的健康。

2、腹式呼吸扩大肺活量,能增强肺脏功能。肺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们吸入的清气,积於胸中,参与宗气的生成,贯注心脏以运动全身,肺又主宜髮,疏通调节水道,宜降以输导气与律液,并同时滋润皮毛。所用经常吹箫可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起到美容作用。

二:吹箫对手指经络的按摩作用

1、手指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血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2、五指对应的经络和器官

拇指

 肺部经络 

心脏和肺

食指

大肠经络 

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

心包经络

五官、肝脏

无名指 

三焦经络 

肺、呼吸系统

小指 

心、小肠经络 

肾、循环系统

3、吹箫对手指能起到按摩作用

吹箫时要求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手指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严密不漏气。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吹箫的指法:颤音、倚音、叠音、打音、滑音等指法在一闭一开之间充分按摩手指,起到了养身保健作用,从而达到内外兼调的作用。

三、吹箫对精神的愉悦作用

1、箫的演奏姿势有站式和坐式两种,吹萧姿势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的,因此持箫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人体自然状态,才能正确用气、调指、唇舌相配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2、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其声音能诱导大脑进入 α波,α波又称为"放松波",表示轻松而又有警觉力的状态,使人心情趋于安定,记忆力变好,最有利于阅读、写作、观察,问题解决。在低沉委婉的箫声中,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达到调养心神的保健作用。

(郭大强)

================================================================================================

箫,是一件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今日洞箫之源乃是汉代的羌笛。唐代诗人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哀怨"便成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箫所善于表达的情绪。
今日与箫同类的乐器尚有日本的尺八、福建的洞箫(亦称闽箫或南音尺八)、贵州的玉屏箫和同古琴合奏的琴箫。洞箫内径约1.6厘米,尺八和闽箫上端的内径约为2.1厘米,玉屏箫内径约为1.1厘米,琴箫的内径初为1.1厘米,如今约为1.4厘米。内径不同,音色也就各异。尺八和闽箫的音色浑厚,玉屏箫的音色尖细,琴箫的音色秀雅,洞箫的音色清亮秀美。
箫同笛的发声原理完全相同,即: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即口风)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
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异,共鸣方法的不同(笛贴有笛膜,箫却无),不仅音量相差悬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箫却柔弱、秀雅。
洞箫由于音量小,用途不及笛子广,厂家对洞箫的制作不象笛子那样讲求。因此,要觅得一支音色纯美的洞箫不容易。
影响洞箫音色有三方面因素,即所选材料是否得当、制作是否科学,以及演奏方法是否正确。
制作洞箫,多选用紫竹。竹子要老结(4-5龄),纤维要细密紧实,竹材要阴干烘透,粗细得当。4-5龄的竹子最壮实,容重最大,3龄以下太嫩,超过5龄已逐渐衰老。竹材当然以紧实为好,但并非越沉越好。因为粗细相同,越沉,竹肉越厚,管壁过厚,不仅高音滞重,低音也不够醇厚。
箫以九节为贵。因为在一定长度之内,节越多,竹越是接近根部。接近根部的竹,密度较大,且两端有较大的管径差,极有利于共鸣。现今有些人选材,为慕九节之名,将箫身留得很长。这不仅给演奏带来不便,也有损美观。
洞箫音色的优劣,亦取决于制作工艺。现今的制作工人和演奏者,为了追求较大的音量,而将吹孔开成方形,也就失去了箫韵。实际上要把洞箫制作好也不难,关键是要开好吹孔。由于竹子的千差万别,对吹孔的开法不能千遍一律,但仍以半圆形为好。
有人认为,"音准是音色的基础,音色则是音准的提高与发挥"。把音准与音色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对的。
演奏方法更是决定音色的关键。现今很多人把箫当笛吹,运气浮躁。细思其因有二:一是箫笛发声原理相同,而今洞箫的指法又与笛相同,故而多由笛手兼及;二是追求有较大的音量。本人秉承师训,细至贵州玉屏箫,粗至尺八,都认真练习。通过练习,对它们的个性及共性细加体味,从中获知:吹奏时的口型必须随着管径大小的不同而改变,才能获得最好的音色;同时也发觉,同一支箫上,口型的改变和运气方法的配合,也必获得迥异的音色;音色的改变,也就丰富了不太善于表现之洞箫的表现力。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的演奏家能作更深入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