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表弟一起去了趟陶都——丁蜀镇,再次去和紫砂结缘。
上午散会以后,12点钟开始出发,出发时天气不太好,一路上两边的远山,云雾缭绕;雨时停时下,高速路上也是时雾时晴。开了3个半小时的车才到了目的地,匆匆用完中餐后,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那琳琅满目的各式紫砂展品与藏品,驱车直奔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紫君苑。因为此次的目的就是去拜访青年陶艺家——高燕老师。
高燕老师自幼受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耳濡目染,对紫砂壶钟爱有加。1998年正式专业紫砂创作和设计。她虚心好学,不仅博览历代陶艺名著,而且广集名家作品之长,期间受到老一辈工艺师们的悉心指点,使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的作品吸取了大师之长,并灵活地融现代气息,创作思路活跃。给人一种气韵生动,自然浑成,大有天然自成之感。在众多的展览会中,由许多件作品获奖,深受广大收藏者的青睐与收藏。
第一次结识高燕老师是缘于一次去博物馆参观,参观后去逛老师们的工作间,来到了紫君苑,被她的手工“梅桩杯”吸引住了,刚出窑的,摆在茶案上,看上去造型古雅精美,质感丰富自然,据她介绍是用家藏上等黑泥制作,这种泥料已经不多了,于是我有了她的第一件作品(一直用在办公室泡茶)。
接下来收藏了她的第一把壶是“三足乳丁”壶,这把壶以红清水泥为材质,红而不姹,细润如脂,泥质温润似玉。壶以玉乳为名,端庄偏秀。壶身刻绘“老者炭火煮茶”图(我自己命名的),背面由王斌国老师篆刻的“壶中日月长”几个字,苍劲有力。品茶赏字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雅句,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用心灵去悟呀。
这把壶的整个壶身弯嘴、圈把、三足似乳、盖口紧密,触觉舒适,不急不缓,具有很强的美感。经过我一年多的泡养(一直在家用,专泡大红袍,茶味纯正清香),现在感觉柔嫩的气质是越来越细腻了,光泽度那是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如今已是爱不释手了。
来到紫君苑,走进她的工作室,见到了高燕老师,她待人甚是热情,先是泡茶茗茶,稍作休息,接下来欣赏她的近期新作品:心境、扁古、梅椿六件套、曼生十八式……我表弟亟不可待,连忙将一款朱泥壶捧在手中,据为己有。
随后,我们去参观了老龙窑、电窑、手工制作工作室、黄龙山矿址,到古龙窑艺术中心感受鉴、品、赏紫砂与功夫茶的缘……
晚上去国家级生态村——竹海村画溪人家品尝山里的珍品,洗去一天的浮尘……
http://s8/mw690/001p3TbXgy6KxY2OxpB07&690
http://s5/mw690/001p3TbXgy6KxYa9aWE74&690
高燕手制《梅桩杯》
http://s4/mw690/001p3TbXgy6KxYaciKTa3&690
高燕手制《三足乳丁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