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儿童绘画教学    杨景芝教授的理论突破

(2016-05-25 23:30:57)
标签:

民治美术培训

民治天虹

鑫茂花园

梵羽美术

分类: 梵羽美术--杂谈
杨景芝教授的理论突破
 
1、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在5,6岁
在国门刚打开的那些年,要找到一本国外有关儿童美术研究方面的资料相当困难。有一次,杨教授在图书博览会
上发现一本香港出版的儿童美术教育图书,书中说儿童绘画与儿童智力成长是同步发展的。为了证实这一论断,
她从实际调查中,去认真观察和研究儿童绘画发展规律,并通过儿童绘画实验教学探寻中国孩子在智力发展与绘
画能力上的关系。她发现,以往的调查报告一般都是幼儿园普查进行统计,并根据儿童的造型技能来划分不同发
展阶段特征。这样的测查结果就产生了问题,因为它不能真正反映儿童成长中自然发展的规律,其中包含美术教
育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在不同教育环境,教学水平影响下成长的儿童,他们所显示的美术技能水平是不
平衡的。特别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独生子女在两代长辈的包围中生活,他们显得各方面知识早熟,技能训练早熟
。很显然,国外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另外,单从技能水平观察儿童心理发育状况,也会使人
产生错觉,会让人觉得只要学一点绘画技巧,就会使儿童素质提高。然而现实与此相反,单从临摹入手学习绘画,
只会使儿童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她通过对儿童创造性绘画发展进行观察,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不是在8岁,
而是在5岁,6岁时。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
面空间表现方面,儿童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绘画常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
力。
 
2、敢于修正国内外心理学界错误论断——儿童的写实期不是9岁以后,而是在6,7岁。
有一年寒假,杨教授受弟弟委托教10岁的侄儿东东画写生画。4岁的女儿欢欢也要一起画,于是杨教授也给她一
块画板让她自己画。出乎她意料的是,欢欢只凭感觉竟也勾画出了动物玩具的形象。从此杨教授受到启发,意
识到儿童写生训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使她找到了摆脱临摹教学,提高儿童造型能力的方法。
黄欢从5岁起开始对写生画产生浓厚兴趣,家里的客人都成了她的写生对象。平时,就是画爸爸,妈妈,姥姥,
表哥。儿童画写生没有一定章法,常常从自己认为最方便的地方起手画。欢欢画人有时从头的外轮廓勾画,有
时从女孩额头上的碎发开始画,根据不同对象的感受创造各种符号表现五官特征,从不问某个地方具体的表现
方法。因此,儿童写生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过程。他们观察了眼前的复杂形象,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
再创造一种表现符号画出来。因此,她认为儿童写生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不需要给儿童讲过多的知识,只要
认真启发感受,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自己大胆果断地去画的信心,儿童就
能自己画。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儿童写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
同时,儿童在对物象进行精细描画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实能力,而且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培养起踏实认
真的品格。通过写生实验教学认识到,如果在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
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这样,儿童的写实期就不是9岁以后,而是在6,7岁。那时,具备初步的写实能力使
儿童的知觉能力得到超前发展。这使她对以往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中的某些论断,做了修
正,并从艺术创作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儿童实际发展的特点做了新的界定。
 
3、挑战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受邀担任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主编。
女儿上小学以后,每当女儿把学校的图画成绩拿回来时,杨教授总是哭笑不得:在一个32开的小图画本上,照着
书上的范画临摹,先用铅笔打草稿,用尺子量比例关系,经过反复修改后再用油画棒描一个核桃大的画。她真
不敢相信这是能画一手好速写的女儿的图画作业。为什么一个儿童在课上,课下竟画出截然不同的画来呢?恐
怕这就是不同教育观念和方法所造成的影响吧。她又在更多的儿童中收集他们在幼儿园和在家里所画的不同作
品,从中证实她的想法。
于是,杨教授开始在她主办的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从3岁至12岁细致划分出按年龄递增的
教学实验班,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探索,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86年北京市少年宫举
办"家长学校系列讲座",开始把她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一些报刊,杂志相继约她撰稿,她在《中国美术报》,
《中国日报》,《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以及出版的论文中都发表过论述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文章。
1989年,她第二次受邀担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主编。由她主编的这套教材,率先通过了国家教委教材
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出版署颁发《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一等奖,成为反映当代中国教材建设最新水平的
一套美术课本。
                     
4、42年教学实践经历,20年余年开办绘画能力实验班,100多场报告会和讲座,结出丰硕成果。
杨教授从1985年开始,开办儿童美术实验班,亲自主持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对3~12岁儿童进行绘画能力超前实
验教学,凡接受实验教育的儿童全部不经过能力测试和筛选,人数大约有7000多人次。根据实验结果,她主编
了两套小学美术教材,主编了一套小学美术录像教材,撰写了62万字的专著《儿童绘画与智力启蒙》,《儿童
画速写》,《儿童线描写生》等。
随着这些著作和录像教材的发行,她更广泛地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老师,并得到了他们教学实践的认可。每当她
接到来自哈尔滨,济南,湖南,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浙江,广西,深圳等地老师们的来信,来电,反
映他们用这套教程获得明显教学效果的消息时,都感到无限欣慰。
1998年,她受邀承担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并根据课题成果撰写出22万多字的著作《美术教育与
人的发展》,总结她多年来指导并与一些老师合作进行的儿童绘画教学法。
2003年,杨教授在以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最新的专著——《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附教学实例100课》
(简称启迪儿童绘画),对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问题又做了更深一步探讨,是她以往成果的浓缩和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