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文补缀——《十独吟》解惑

(2014-06-04 15:34:23)
标签:

脂批

高鹗

五美吟

十独吟

密钥

http://s13/mw690/001p3Jitty6Jpy5KR76ec&690
      闲文补缀——《十独吟》解惑

      把“忠告”写在前面:
      (忠告:补缀文字既是为一如既往阅读本博客的童鞋们所作,也是为了完善本博客内容所写
。如果您是第一次浏览本博客补缀小文的“红学大虾”,我表示真挚的欢迎。但在审核本博客以往全部文字之前,请勿轻言妄论。因为本博主的“密钥解读”之博文已非泛泛空谈,可以说
是“拨云见日”。如果您在不具备“密钥解读”条件的情况下,冒冒然摇毫掷简、率尔操觚,必然会因信息资料的阙如、不完整,而造成逻辑缺陷之判断。

    另:除广告外,本博主从不删除任何点评。因为过去的每一秒钟都已成为真实的历史,我没有删改历史的特权,我有这个自知之明。各位亲,自重!)   

 

 

       戚序本、梦觉本第六十四回黛玉《五美吟》旁有脂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依此,红学界又有了关于《十独吟》的话题。

      本博“《五美吟》巧藏——曹连伦”一文。在那篇拙文里揭示了一个作者利用“超链接”手法暗藏的家族成员信息,即:孙子,也就是寿儿子——。所谓“超链接手法”就是“书外书”,具体地讲就是明代诗人张元凯《伐檀斋集》《四美人咏》组诗, 《绿珠》末句——“季伦何惜破身藏”。
                    《绿珠》
         石家歌妓俨成行,金谷温柔别有乡。
         既是绿珠吾所爱,破身藏

 

   破身藏”这句,歧义解读为:“惜春辈季子()你在哪里隐姓埋名藏身”。
   脂砚斋在书中黛玉《五美吟》旁批示,即是起到进一步解析《五美吟》秘密的作用

       所以,原脂批内容解读为【《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 (“五美尹”与后“石犊尹”是一族谱——寸注)

      所谓“五美尹”是指按照赤子曹范字取名的人,“五美”就是书中宝玉的那款美玉——五色缠护(五言范字联)。一家的取名范字是“页-延-连”,具体家庭成员就是:-曹寿-曹这个名字是按照赤子曹惜春辈范字取名的。“”字辈是赤子曹惜春辈里的第一范字京城曹家这辈人的范字是“”字。故此,书中在“惜春议画”的桥段里特地交代[惜春外面(外面)]。

      曹霑夭折的幼子曹连承也是赤子曹惜春辈人,高鹗(曹连迟)过继给曹霑后也是这个“”字辈上的人,可惜“高鹗”这个名字卧底太深,以至于两百多年来一直与红楼真相“失联”。
       就在前几天(31/05/2014),有个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
任少东先生的红学家高鹗家里(曹雪芹故居)[批评了高鹗的后40回,认为高鹗的后40
回与曹雪芹的前80回在人物塑造上完全不同,在高鹗的后40回里,主要人物几乎全变了]。
             http://s16/mw690/001p3Jitty6JpyqzO4Def&690

 

      喷粪到人家高鹗门上去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无畏自轻又自贱!

               (.....哪位,您替俺念段《大悲咒》超度超度他们.....否则他们一个都别想活!)

 

 

 

       继续解析脂批加密手法
      《五美吟》谐音五美尹”,:尹长、官长,寓意=人。“超链接”=。并且通指
这一家人!(请查阅本博原文《五美吟巧藏——曹连伦》理解)
     《十独吟》谐音石犊尹”。即:石头家的犊子”,也就是京城曹家的人——曹旺起、曹
旺觉及其后人
       包括高鹗(曹兴迟)!典出:“君今何疾,临路独。——【南朝宋·鲍照】 《代放歌》”。
歧义解临路≈霖路(赤子曹)迟=曹兴迟(高鹗)命运两济
     对照(歧义词)”= 一对族谱。即:曹髦后裔曹彬后裔
      由于红学界至今也不知道京城曹家宗族秘密,故此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有这些叫“曹连伦
、曹旺起、曹旺觉、曹兴时、曹兴迟(高鹗)、曹庭芝、曹隽嘉”的人存在,(包括大孤山曹氏今也没有解析出这些人的名字)。

 

     脂批”作为一个“密钥系统”自有其特殊规律。如前文《细品红楼梦中“”》里,博主对“枫露茶”的解析,就是依据书中紧跟着出现脂批【与千红一窟遥对】才启发疑窦,继领会脂批真旨”嘀。那些看似松松垮垮、轻重不分的批语,其实皆不可少。
     普通独辄按照惯常思路,眼光只注重书中脂批内容,不注意批示位置批示对象
特殊性、隐喻性。所以才会认为:既然脂砚斋能如此确凿地说出《十独吟》这个诗题的名称,就表明批书者是见过80回后原著的。再有,“对照”这个歧义词,按行文语句的结构也很通顺,因此认为原著必有此《十独吟》题诗。言之凿凿,似乎已经“一锤定音”了。还煞有介事地考证《十独吟》的规格来了。

 

      在前80回中,大观园里一些诗词的名称有:《菊花诗》、《螃蟹咏》、《桃花行》、《姽婳词》、《芙蓉诔》等——诗、词、行、诔、咏,花样繁出,另外还有《葬花吟》等等。按曹公誓不作雷同文字(脂批语)”的说法,继《五美吟》后,若再来个“什么吟”不就雷同了

      当然,也有人会以《五美吟》《十独吟》对仗为由提出反驳,因为脂批说了【与后对照】
      那么从“题意”解析一下又如何呢? 《五美吟》题意”中的“五美”为五大美人,有
。而《十独吟》中的“十独”又有何有,作何解释?“”字与“”字如何“对照
       独:1.老而无子曰独。 2.矜寡孤独废疾者。 3.存幼孤,矜寡独。4.鳏寡孤独。5. 无丈夫
的妇女。

      那,“五个大美人”与怎么个“十独”方可“对照”法呢?
      即便牵强地认为真有《十独吟》题诗,那么它应出于谁人之手较为合适呢,还是黛玉?或
宝钗?或许湘云?以及宝琴?再有香菱

李文李奇等等?还是......傻大姐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再进一步推敲,前人有木有谁作过类似《十独吟》的题诗呢?
      一查,好像是有。就是在第二回冷子兴贾雨村“正邪两赋”里提到那个叫薛涛的,曾经就作过一通《十离诗》
      薛涛是谁,都是知道的哦。也就是把“卖笑”升级为“女校书”的那位唐代名妓、女诗
人美眉。也因此,后来那些风花雪月的秦楼楚馆都“改制”成了“书院”。此后,这些“红灯”与“岳麓书院”、“山白鹿洞书院 ”、“石鼓书院”听起来别无二出。文化气息一下子提升得够可以嘀。
      晚清时期赛金花就在上海开了一家“曹梦兰书院”,那意思好像要与俺们的主题《红楼
梦》、与主人公曹雪芹、高兰墅挨边,而且挨得还挺啊。“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价值”,所以“曹梦兰书院”也是当时第一块的了,您兜里要是没备着两千两银票,劝您连招呼都别打,直接绕道回府陪老婆去!

      我们苏州现在也有个叫“江南书院”的——茶楼,但是俺从来就没

敢进去过.....不知道里面卖茶还是卖笑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0EN00SIGG.gif

      废话少说,回到“十独”话题。既然没有现成的“十独典故,那么就先看看“女校书的“十离”是个啥?
   十离”:1.《犬离主》2.《笔离手》3.《马离厩》4.《鹦鹉离笼》5.《燕离巢》6.《珠离
掌》7.《鱼离池》8.《鹰离鞲》9.《竹离亭》10.《镜离台》
     薛校长”这个《十离诗》演的是哪一出呢?
       答:演的是“知错悔过”这一出,也叫“一旦失去了,才懂得要珍惜”。十首诗是用犬、笔、马
、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喻“薛校长”自己,而以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比作她所依靠的领导———韦皋
      过程是这样嘀:宝、黛共赏之《会真记》作者采花圣手元稹薛涛薛校长邂逅了
校长动心了,准备撇腿了,打算私奔了。元稹犹豫了,接着反悔了。浪漫破碎了,还被发现了。领导吃醋了,当然发火了,终于处理了校长憋屈了,身无退路了反省思过了写了检讨了领导宽心了怜香惜玉了又续前缘了,“十离上榜了

      但问题是,“十离”跟“十独”没有半毛钱关系,挨不上边。翻遍资料也找不到与“十独”相关的信息,也别怪我辈思路狭窄智商低,孤陋寡闻修为薄,才疏学浅脑壳厚、“十独”典猜不透

      说了大半天,那么《十独吟》有木有具体的所指呢?

      答案是:!但不是神马“诗词歌赋”,而是脂批密钥体系暗藏的家族本事”。具体说就是京城曹家赤子曹宗族人员的一个“坚守”,他们在“惜春辈范字联”里“坚守”了一个曹寅的“”字。实际操作的方法是“谐音替用”,即:=

     大孤山真正的赤子曹宗族人员”却是,把“惜春辈范字联”里的这个“”字改成了“假仁”的“”字!此即脂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详细内容待余闲暇时再作《细述“一从二令三人木”》补缀。)



       错解脂批的责任不在,而在于“不对称密钥”——“多重并行的不对称密钥”。只是误入“迷津”,堕落其中,狼虎同群。又遇迷津内水响如雷,鱼龙混杂,还有许多夜叉海鬼将拖将下去。累得汗下如雨,一面怨声载道,一面失声喊叫:“谁来救救”!      ......    ......   ......

      恰遇本博主路过,一把提携住。并且道:深负前谆谆警戒之语矣。不过也别怕这“迷津”,有寸丰园主人在此。它有“迷津”、

黒溪阻路,俺有“密钥”、“密府通衢


       所以啊,也别去瞎想所谓“迷失的故事”了。即便有人弄出个什么《十独吟》来,不论她是嫩雌还是雄渣,最多也就是和“狱神庙故事”一路嘀“阿物卵”。

    

 申明:

         本博主保留著作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相关事宜请联系QQ:296788488   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