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暂时对绘画班说不

(2011-08-16 22:10:36)
标签:

绘画

艺术

国内外

儿童成长

亲子

育儿

杂谈

分类: 成长教育

http://s13/middle/4cad4b81gaaa013045a2c&690

我家音音很喜欢画画. 准确地说, 是涂鸦. 她不但喜欢, 而且很勤奋, 一回家就画, 一有纸笔就画, 孜孜不倦, 自得其乐. 她爸说: 该不该送她去什么绘画培训班呢? 宝贝这么有天赋!

 

我想了想: 暂时不去. 女儿爱画画就象她爱吃水果一样, 是一种天生的本能的渴望, 也是一种言由心生的表达欲. 如果把欲望和渴望都规范化了, 那还有什么意思吗?

 

我相信, 孩子生来都是爱涂鸦的, 尤其是在他们还不会写字的时候, 歪歪扭扭五颜六色的的涂涂画画就是他们最好的表达方式了. 至于他们画得好不好? 象不象? 那根本不是问题, 关键是他们喜欢画! 如果父母错把这种天然乐趣当成将来有助于谋生的技巧而忙不迭地送进培训班, 那么孩子的热情可能很快就熄灭, 变成例行公事的任务, 毫无乐趣.

 

而且我认为, 技巧可以长大了再学, 而激情, 或悟性, 或想象力却是天生的, 是随着生活的感受而激发的, 是少年时期尤其珍贵的, 也是需要被父母精心保护的. 如果过早地把孩子放进一个重复性的技巧模式, 他们的想象力只会一天天被无情地磨损.  

 

所以在孩子的幼儿时期, 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任由他们天马行空而静观其变, 直到某一天----有些孩子说"行, 我画够了, 我要玩其他的!" 那父母省得操心逼他去学画; 而也有些孩子说"我想画得更好一点!" 那就水到渠成地送他进培训班, 因为到那个时候, 孩子的艺术风格已浑然天成, 作主的是他们自己那颗有着艺术天赋和辨别能力的头脑了.

 

记得儿子小时候曾两进绘画班, 出国前(五六岁)上孩童水彩班, 出国后上中国老师开的素描班. 不能说那些培训班没有用, 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都是无疾而终, 因为他说"好枯燥!" 很显然, 在他还没来得及运用自己天然的悟性或兴趣去乱涂乱画的时候, 就已早早地被装进一个套子, 一个画点画线画圈, 又画三角画平面画立体的技巧模式. 刻苦训练虽然带来了功笔的深厚, 但也销毁了一个孩子对生活最原始的激情和对美的感受. 随着年龄慢慢增长, 他终于明白自己所获得的无非是一点临摹技巧而已, 了无新意. 于是罢笔.

 

我不怪他, 因为那是我们做父母的错----糊涂从众, 人芸亦芸. 现在回想起来连我自己都不甚明白, 当初送孩子去学画画到底是为了什么? 艺术修养? 形象思维? 多才多艺? 还是职业竞争力? 那些东西实现了吗? 事实上,有兴趣的孩子不用逼,没兴趣的孩子逼了也没用, 最简单的莫过于让绘画装点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刻意变成增加未来自身价值的砝码。

 

轮到女儿, 我就不再重蹈覆辙了. 相比于她哥哥, 小丫头似乎更具备绘画的潜能和发展的必要, 可我除了源源不断地给她提供纸笔之外啥都没做. 公司同事都知道小女爱画画, 回收纸张再也不扔进蓝箱而让我带回家, 而我给她的最好奖赏就是把涂鸦之作贴满墙壁, 回家告诉她:"叔叔阿姨好喜欢你的画!"

 

我不在乎她能否把脑袋画圆, 但很欣赏她把头发画成七色的彩虹(多有创意!). 我甚至不在乎她能否完整地画出一张脸, 但很喜欢她在画中所表达的美丽的笑意. 确实, 只要想画, 真是无需什么技巧, 孩子都会无师自通!

 

那么, 有没有孩子本来不爱画画但送进培训班就改变了的例子呢? 我想, 以目前国内幼儿美术/绘画教育的方式来看, 一定很少. 即使有, 多半也都是被动地学, 没有创意地画, 就象做了几道数学题一样练了一点刻苦功.

 

相比之下, 国外的艺术课堂或兴趣班却是值得借鉴. 比如, 我刚刚收到的女儿秋季课外活动手册里就有一则绘画课广告, 大意是: 三到六岁孩子的绘画艺术课(KINDER ART)是以阅读和讲故事为主, 围绕故事主题做手工, 做游戏, 然后画出你想象的人物或画面(丝毫不涉及技巧的纠正). 而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则是生态艺术课(ECOART), 即被灌输生态环境概念, 学习如何运用回收材料来进行绘画雕刻或玩具设计等艺术创作. 也就是说, 孩子十二岁之前, 玩的都是激情(inspiration), 是创作, 是乐趣, 也才是孩子不可能抗拒的。

 

换言之,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关起门来, 猛练基本功; 而西方教育的理念是打开门窗, 让想象力飞. 为人父母者要看清现实: 天赋的东西不可逼, 兴趣的东西也不必职业化, 而且, 不是所有培训班都有益于你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是天使, 孩子创作的作品也是天使. 我们好好珍惜就是.

 

 http://s4/middle/4cad4b81gaa8f2736f873&690

("美人鱼小音音". 呵呵, 爸爸妈妈当然也变成鱼了)

 
http://s7/middle/4cad4b81gaa8f27cdb956&690

(较早期的涂鸦作----"快乐的蝴蝶家族")


 http://s8/middle/4cad4b81gaaa54db0aee7&690


(在托儿所制作的父亲节礼物----"爸爸和我一起看彩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