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恋成长教育亲子杂谈 |
分类: 成长教育 |
孩子早恋, 父母头疼. 早恋是根敏感的筋, 天下父母若要触碰, 小心为妙. 早恋的孩子敏感父母的介入, 父母敏感孩子的失足; 那根筋一头牵着孩子的自尊, 一头扯着父母的焦虑. 一不小心, 两头都会伤着, 伤了感情毁了和气, 还很伤脑筋.
十六岁的孩子懂不懂爱情? 我曾和儿子讲到关于LOVE的话题, 可俩人话不投机, 不仅有代沟, 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差异横亘其中, 每次聊天都弄得不欢而散, 非常郁闷.
我曾问: 你跟那女孩好, 她家人的态度如何? (我当然是想知道对方父母是否知情)
儿子答: 我是跟她好, 才不管她父母怎么想呢!
问: 她是个法裔, 你是华裔, 在一起没觉得有文化差异吗?
答: 什么问题?! 你这是racism(种族歧视)!
问: 你们都还只是高中生, 觉得自己懂爱情吗?
答: 怎么不懂?! 妈妈你这是ageism (年龄歧视).
问: 她是个女孩, 怎么也跟你们一堆男生疯玩到深夜呢?
答: 女孩怎么了? 你这是真正的sexism (性别歧视)!
哇塞, 帽子一顶接一顶, 我实在不能继续下去了.
儿子"谈"的是个法裔女孩, 是个看上去是个比儿子沉稳的姐姐型女友(年龄却小些), 推荐儿子读什么书和将来学什么专业, 甚至怂恿儿子买了一只宠物狗. 两人不在一个学校, 放学后约定去各自学校附近的图书馆一起做功课(希望仅仅是做功课). 据我观察, 两人的粘腻程度相当, 也经常跟一大帮朋友三五成群地出入公园或影院,
国外的学校是不管孩子私事的, 早恋属私事之一, 当然不管. 有位西人同事还曾反问我:"凭什么一定说早恋影响学习呢? 没准还有positive effect(积极效果)呢!" 所以学校完全没有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中学生男女手牵手地走路或背靠背地看书的情景, 不管是校园内外, 没人干涉, 无人问津, 一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不知是该感慨这个社会太进步, 还是该嘲笑自己太保守?
有天晚饭后, 儿子说让我带他出去买衣服, 从里到外的都要买, 还指明我只是当司机, 不必帮他挑选. 我笑他怎么连"内在美"都开始注重了? 他反问:"难道你就不注重吗?" 问得我哑然, 一时语急:"那是大人才懂的事儿啊!" 他露出一副不解的样子:"妈妈难道你还把我当五岁小男孩?"
完了完了. 我意识到那是青春勃发的力量, 势不可挡. 那一米七七的大个子, 长出了喉结留了胡子, 声音变粗人变壮了的小伙子, 除非身心不健康, 怎么可能不留意异性追求异性呢? 看着这个享受青春美好的阳光男孩, 我如何能象个巫婆似地每天唠叨"早恋影响学习"呢?
回来的路上, 儿子说那些衣裤今晚就洗掉吧, 明天就穿. 我隐隐感到一些危险的苗头,
又不便直说,
我没料到他如此过激的反应, 正想解释, 他断然来了句:"Shut up!(闭嘴!)" 我差点抓偏了方向盘, 气得也很不客气地回一句:"你住嘴!" 再瞄他一眼, 似乎脸都气歪了. 我不理他. 两人一路沉默到家.
回家后他上楼去取洗衣蓝, 把新买的衣裤塞进蓝子里拿去楼下洗衣房. 上来后他走到我坐的沙发边, 低头对我说声:"对不起, 刚才我不该吼你." 一语既出,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从什么时候开始, 儿子变得如此陌生?
也许就象做父母的不懂孩子的生理发育究竟到什么程度一样, 我们也很难揣摩他们的心理究竟有多成熟, 对爱情的理解究竟有多深.
也许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算是美好人生, 那现在的青春激情两小无猜算不算美好人生呢? 我们做父母的有权利去抹杀这一段青春色彩吗?
既然早恋是一根敏感的筋, 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又有哪把"快刀"能真正斩断情丝呢? 算了, 如果这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那就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吧, 经历爱情和经历学习一样, 都是体验人生滋味. 好在他们还年轻, 失败了,
有机会重新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