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隐私还是做秀?
(2010-04-20 23:11:53)
标签:
明星娱乐慈善捐款收据杂谈 |
分类: 感悟人生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国内明星们会在自己的博客上晒出捐款收据了. 看着那一张张红纸黑字(收据底单多是粉红色)的扫描单据,
我在想,他们是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已?
记得十年前我在加拿大刚刚开始慈善管理工作时,曾在一次董事会上一不小心说到某某某捐了多少, 结果被老板狠狠地K了一顿. 从那以后我教训深刻: 暴露别人的捐款隐私犹如扒光人家的外衣, 很不专业也很不道德.
可是,慈善如今在中国,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明星做秀的公关手段,越高调越好,似乎根本不存在需隐蔽的成分. 光鲜亮丽的俊男美女站在舞台上, 在呼吁赈灾呼唤爱心的同时, 也吸引了眼球赢得了市场. 大大小小的明星们谁都不会放过如此美妙机会, 纷纷做足功夫粉墨登场. 慈善也就象社会交给明星的一门功课,聪明的人都会想办法去做足一百分。
然而, 凡事都是辩证的. 星光熠熠的明星在赢得了声誉掳获了了粉丝的同时, 也不幸赤裸裸地把属于自己隐私的东西晾在了公众眼皮底下----被"人肉"搜索捐款"内幕"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结果,明星们为避免被动地遭受“人肉”,干脆主动晒出捐款收据,即向社会(或粉丝)交出一张成绩单----喏,我真的捐了,我没骗你!...... 可在我看来,那晒出收据的明星简直就象个干了坏事等着父母审问的孩子, 不仅毫无光彩可言, 还要惴惴不安地被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检阅爱心的"深浅", 稍有不慎便会落得个"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的下场. 真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行善的自豪感和做人的尊严感?
这其实是一个多么畸形的现象!一方面,慈善捐款成为明星购买人气的高价票,一方面百姓又对自己捧红的明星的惺惺作态不买帐----我默默地捐,
你却高调地捐; 我凭良心而捐, 你却可能是为做秀而捐. 凭什么?! ...
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源在哪里?中国该如何向一个良性而文明的慈善社会过渡?
在国外, 由于宗教信仰, 文化传统, 慈善机制以及福利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捐款已成为普通百姓平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灾难时捐平时也捐, 为国内捐也为国外捐, 寄支票捐或固定银行划帐捐. 正因为如此,
国外名人很少高调地慈善做秀----因为没必要----人家百姓早就自己掏腰包了; 他们要捐也是默默地捐, 跟邻居老太一样,
写张支票寄出去. 他要是自己不说,谁都不知道,谁也不想去知道。
第二,
在目前的中国,明星高调慈善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明星的名人效应,明星的从我做起,明星的真诚呼吁等等,都能对唤起人们的慈善意识有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所以每逢地震水灾,最先公开表示的一般都是明星。不能不承认,明星的宣传,明星的“煽情“鼓动了或坚定了很多人的捐款意向。从这点来讲,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明星的“作秀“表示宽容和肯定呢?
第三,如果非要揪着明星不放, 那就请别在捐多捐少上做文章了。 上面说过, 捐款数额是隐私, 本应得到法律保障, 可在中国那隐私不值一分钱. 如果某人捐了一百万, 会有人说:"原来他/她那么有钱! 不怕再多捐点嘛!" 如果只捐了五万, 又会有人说:"哇, 真吝啬! 查他/她的税去!" 总之, 明星左右都不是人, 捐多捐少永远都会成为别人的谈资.
可是在国外, 名人的收入来源可以被媒体挖出来, 纳税与否可以被政府查出来, 可捐款额若不经本人授权, 绝对不可以爆出来.
因为金钱从来就不是仗量爱心的唯一标准,
献爱心的可以是任何一个有爱心的穷人或富人.
最后, 我们与其把目光死死地盯在明星的捐款数目上, 还不如花点时间精力去调查一下他们的捐款是否取得了实效?
那家签发收据的慈善机构信誉怎样? 那些捐了的钱去向如何?
如果你问十个人: 在中国捐款你放心吗? 一定会有八九个人(包括明星)回答你: 很不放心! 为什么?
因为我们国家还很不具备完善的慈善管理机制. 中国慈善机构有多少? 他们的公信力如何? 他们的捐款管理制度透明吗?
他们花在处理捐款方面的行政费用(手续费)合理吗?
说到底, 应该公开的根本不是谁谁谁的捐款数额,
而应该是收了那笔款项的慈善机构如何运作的年度报告.
只有当更多的学校在偏远山区建起, 人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再施援手. 信誉, 永远是赢得下一场仗的实力保证. 相反, 当一笔能建十座校园的捐款最后只变成三座, 那我们就应该拿出责骂明星的本事去"检阅"那笔钱了----因为那时候, 明星和你我他一样, 都成了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