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从业之大忌------
为人处事像对待技术那样苛刻
文/山里人
很多关于如何为人处事的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却非常难。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TD标准的幕后:大股东与创业者的严重内耗”。文章很长,但非常精彩。相对于以往类似的文章来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事实,我非常佩服文章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也非常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关于TD标准的更多真相。
大唐与信威的纠葛,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周寰和陈卫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周寰和陈卫两个人在推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TD标准发展的困难时期,两个人能够抛弃前嫌,再次携手推动TD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在TD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商用的前夕,周寰退居二线,陈卫被免职,两个人都与TD的庆功宴失之交臂,只能在幕后独自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
周寰和陈卫都是个性鲜明的企业领导者,两个人本身都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譬如两个人的爱国情怀、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等等。但两个人在为人处事上表现出的“苛刻”,让两个人在成功的路上不能一帆风顺,再上新台阶。
为人处事的苛刻源于两个人的技术人员出身背景,又长期在研发环境中工作,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将对技术的“苛刻”带到了日常的为人处事和工作中。
技术人员都有一个穷毛病,对很多事情都非常认真,讲究原则和程序,这是因为技术本身是不需要水分,是实实在在的,很少有妥协的时候。在技术岗位上呆久了,很多人不自觉地将对技术的“苛刻”、严要求、一丝不苟、喜欢论输赢等习惯带到了日常的为人处事中。
这种喜欢“苛刻”的习惯,有好处,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特别是对职场的升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周寰和陈卫两个人之争,是两个人将对技术的“苛刻”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不能处理好现实中许多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资本关系,让两个人都很受伤。
奉劝各位搞技术的网友和有技术背景的网友,千万不要将对技术的“苛刻”带到为人处事上。
不是要求你圆滑处事,只是要求有些事多通融、多沟通、多理解、多接受,不要钻到牛角里不出来,认准一个死理。
要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技术上没有唯一的途径,为人处事中更是有多条途径奔向成功。
不要选择坎坷曲折的道路去证明你自己的能耐,让自己身心疲惫,周围人遭殃。要选择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不断地调整前进的脚步,用平常心去欣赏路边的风景,快快乐乐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学会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关键在于你是否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快乐所在!
周寰与陈卫的故事刚刚结束,最近唐如安与真才基又续写了新的故事。
大唐,这个人才济济、独领TD风骚的企业,不知何时能够真正从一个研究单位转变为具有国际化和市场化思维的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