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六成网民认同3G是屠龙术?
山里人/文
中国网民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网民群体之一,互联网上有什么新奇玩艺,很快就会在中国出现,并得到大力追捧和应用。据有人称,在美国新上映的电影和电视剧,20分钟后就会传到中国。中国网民对于互联网的热衷和喜爱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
3G作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在我国并没有商用网络投入运营,但3G在国际上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底,不含CDMA2000
1X的3G网络已经有1.4亿,其中,WCDMA用户已经达到一亿。3G在满足2G移动业务需求的同时,在数据业务和流媒体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很好地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广大网民在享受到固定互联网乐趣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丰富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从理论上和实际应用方面来讲,3G应该受到广大网民和移动用户的欢迎,但现实却是另外一回事。
据新浪科技关于“3G都是屠龙术”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达57%的网民,赞同阚凯力教授的“3G都是屠龙术”的观点。
为什么大多数网民不看好3G?难道3G真的是屠龙术?
我个人认为3G不是屠龙术。如果3G是屠龙术,现在很多手机上已经具备的GPRS、EDGE、WCDMA等移动接入模式纯属于花冤枉钱。很多用户是希望通过手机进行上网,只是担心费用太贵,自己消费不起。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四点:
1、舆论误导
舆论在3G的报道方面,采取了不公正的报道,过多地报道了3G的负面作用,质疑3G的移动运营收费模式,以及夸大了免费无线上网的可行性。
2、移动运营商傲慢
网民对于3G的不正确认识,移动运营商应负主要责任,因为正是移动运营商对网民和消费者需求的不理解、不回应,造成了“非电信主流专家”成了社会各界主流媒体的常客,其不实、偏激的言论反而成了“主流”。
3、网民的崇拜心理
很多网民对于3G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是十分清楚,如果有著名的电信专家出来谈论3G,并且其观点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很快就会对专家产生依赖和崇拜,而不去过多地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更不会管这个专家是研究技术、经济、企业管理,以及哪个专业领域。
4、民族情结作祟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共有三大国际标准,其他两个标准都已经在世界上广泛商用,而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还迟迟没有商用,为了给TD-SCDMA留下足够的时间,违心地认同3G是屠龙术。
不管怎么说,3G并不会因为中国晚发或不上停止其前进的脚步,人为地去跨越3G,不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和看待3G,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