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抵达的列车》——《中青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

标签:
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国青年报中青报冰点周刊冰点民生 |
分类: 青·新书 |
时代的眼睛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2010~2011)
最具活力与勇气的新闻媒体
发出中国青年自己的声音
永不抵达的列车
基本内容:
• 书
• 作
• 定
• 出版时间: 2012年7月
• 开本页数: 16开(160x230mm)
•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书号ISBN:978-7-5117-1433-6
• 装
• 分 类 号:Ⅰ. ①永… Ⅱ. ①杜… ②徐… Ⅲ. ①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 I253
内容简介:
在一片纷乱喧嚣中,冰点仿佛一位笃定的观察者,将目光一次次投向大变革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注视他们被时代裹挟的命运,诉说他们微小的愿望与简单的快乐、深深的无奈与绵长的苦痛……
透过冰点所讲述的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了20篇中青报2010~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共分为“伤逝”“世相”“家国”三辑。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对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进行着真诚、理性、温和、持久的思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对读者而言无异于一场畅快淋漓的精神洗礼。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首创中国新闻界的“冰点高度”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2010~2011)
伤逝•世相•家国
每个人内心都怀有对自由、正义、良知、悲悯……的向往,冰点从诞生之日起,便怀揣真挚的新闻理想,从小人物的生存、情感与心灵出发,努力呈现大时代的浮沉与变迁,并竭力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信仰与价值,给予人们以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2010~2011年,冰点特稿诞生了许多温暖动人的力作,如《永不抵达的列车》《生命的礼物》《谁来定义英雄》《码头春秋》……这些特稿一经刊发,就引领风气之先,使得万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网站竞相转载。比如,在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的第4天,哀悼两位罹难学子的特稿《永不抵达的列车》发表,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被转发、转载无数,让数以百万计的网友泪湿互联网,成为动车事故报道中无法逾越的标杆,引发了巨大而持久的反响!
“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无论社会怎样变幻、岁月如何更替,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千百年来一直存活着,那就是我们从先人身上遗传下来的人性和人情。本书精选出20篇冰点特稿,力图向读者传递冰点一以贯之的价值与追求,带给读者思想深处的激荡与灵魂深处的感动!
在不放弃社会“热点”与“焦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地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
《中国青年报》的理念是推动社会进步,什么算社会进步?在我这儿就是十二个字,我们推动的是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市场经济。凡是符合这三个方面的东西,都是我们关注的和努力推进的东西。
如果冰点的新闻能让人看到社会上还有一些没有被压倒、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那么作为媒体人,我们很欣慰。
通过冰点特稿,我得以见到并记录多种多样的世界,特别是那些人性中最难向外人表达的善、美、智慧、宽容、丑陋、痛苦,以及爱。
作者简介: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副总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
徐百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著有《民国那些人》和《民国风度》。
目标读者:
★80万《中国青年报》读者,尤其是《冰点周刊》的忠实读者;
★爱自由、有召唤、不气馁的中国青年;
★关注历史、现实、时代、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人;
★所有向往与追逐真、善、美的人。
图书看点:
★精选了一批在读者中引起巨大轰动与强烈反响的冰点特稿;
★用真诚理性的态度与优美真挚的语言传递真、善、美,抒写普通人的价值与尊严;
★故事性与人文性的交织、趣味性与思想性的融合,引人入胜、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