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爆点”(又名“拆弹部队”)

(2010-01-21 13:37:52)
标签:

杂谈

生死爆点——是今年金球奖的一匹黑马。本片是由正在热映的"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执导。以下是博主观影后写的一篇评论。

 

1.故事梗概

“生死爆点”向我们展示的是三位性格各异的年轻人,从美国被空降到伊拉克,在特种部队中执行为期39天的炸弹排查任务。这39天犹如生命的倒计时。对于这几位不久前还在和平世界里逍遥的人来说,他们现在每天要进行的排弹工作,让他们的生命随时在阴阳界上游走。在一个他们担负着保卫百姓、排雷除患的城市里,危机四伏,每条街都有可能是死亡陷阱,每个相遇的路人都有可能是他们拔枪自卫的前线。因此,一触即发的炸弹固然可怕,敌我混杂的路人更是无法防御的游动炸点。在三人组第一次出行执行排雷任务时,其中两个年轻人看着空无一人的街巷,和那里寸草不生的荒芜,打趣着将来应该来这里做草坪生意,一准能发大财。突然间,对面肉铺出现了一个拿着手机,要按键打电话的中年人。三人组大呼让对方放下电话,对方执意不肯,三人组又不能射杀无辜,在瞬间的僵持与判断间,肉铺男人的手机引爆了三人组脚下的连环地雷。组长的绿色草坪梦,刹时与自己的生命一道灰飞烟灭。

 

这缺了一的搏命铁三角,很快就被一个我行我素的新队长威廉填上。威廉是一个成功排雷873枚的传奇。他入队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宿舍为防止夜袭而在窗户上钉的厚厚的门板拆掉。当队友三博提醒他夜里时常会有偷袭时,他回答:如果有人要害你,他们总会有办法。我不能因为要防他们就天天不享受阳光。当威廉得知此营地已由“胜利营地”更名为“自由营地”时,颇不已为然:还是“胜利营地”听着提气。正当三博不知该如何与新队长相处时,威廉又甩出快人快语:我并不期望取代你们老队长的地位,我只是来这儿做好我的本职。

 

三博是一位英俊充满正气的非裔中尉,来伊拉克之前一直在特工部工作。他英勇有畏,遇事谨慎小心,对队友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每次的排雷任务中,三博都要带领另一名队友欧文保证排雷工作的顺利完成,随时随地防范有可能来自于任何一个方向的袭击。他的座右铭是:我们到战场是来执行任务的,只有活着才能不断执行任务。欧文明显是三人中的跟随者。他敏感紧张,每日和死亡的握手让他内心焦灼,需要部队心理医生的辅导。欧文每日在严峻现实的巨大压力前,更要面对并不断战胜来自内心的恐惧。虽然,“完成任务活着回来”是三人的共同信念,队长威廉的自行其事与排雷有惊无险,让三博与欧文对他爱恨交加,每次出征都将心悬到了嗓子眼,总觉得队长的我行我素和炸弹一样可怕,会让他们送命。

 

日复一日,这三个性格各异却不得不日日“以身相许”的年轻人,在随时随地的危险中性命相连,并共同活着翻过了39这一页生死日历。完成了任务的威廉回到了家,珍惜着和女儿太太的团聚。在刚刚经历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生死后,眼前最平常的百姓生活让他恍如隔世。战争中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与和平中幸福必要承受之轻,让威廉在家人面前的“战争絮语”成为自说自话,让威廉在些许的失落中品味和平的平常滋味。

 

不久,优秀的排雷兵威廉再次被召唤上前线,这一次的任务周期是365天。这365道生死门槛,威廉将如何跨过?排雷是任务,活者是目标。中尉威廉能两者兼顾吗?!

 

2.精彩看点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传递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虽然和平是很多人享受的现实,可不幸的是: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那些生长于和平环境,现在却要上战场的人们来说,生死才是日日要面对的现实。而影片“生死爆点”将“生死”这个很多当今的年轻人只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把玩的“现实”,在战争的残酷分秒中推到了极至。

 

有别于许多描述伊拉克战争的影片,“生死爆点”最棒的是其完全独特的视角:影片中没有任何对这场战争的政治化描述,也没有把战争的对错推在前面。这种将战争根据政治来定性的具体内容的虚化,使得影片聚焦并放大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而影片所采用的独特叙事手段,让观者头一次可以身临其境与片中的三个主人公一同上战场,亲历与品味战争的复杂表象与深刻本质:战争中的每个战士都是双重的 – 集体的使命(消灭敌人)与个人的目标(活着回来);战争中最大的敌人是对自己生命无时不刻的恐惧;最寻常的是对周围一切的怀疑;最确定的是随时会失去生命;最不确定的是能否活着回来(活着是偶然);而最昂贵的是可能以生命为代价的信任。

 

“生死爆点”巧妙地运用了排雷任务巨大的危险性,并将任务浓缩进39天,通过划出了一条有终点的生死跑道,创造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让观众从一开始就上了片中三位士兵的生死战车,并分秒与他们同在、共同冲向终点。片中没有任何对战争政治化的说教,也没有流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实,而是通过营造扣人心弦的事件、巧妙的结构节奏(给出39天的终点)和三个真实可信的人物,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巨大震撼中,收获自己对战争的领悟。

 

对于我,“生死爆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悟和平的本质:活着是可以确定的,而死亡只是偶然;恐惧是自己臆造的敌人,而信任是通往自由的天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