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2007-06-11 10:35:17)
标签:

旅行

平遥

新年旅行

山西

古城

分类: 逛在中国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喜欢8号桥的原因是人少、清静而且还便宜,另外每次到那里都会被新的创意所震撼) 
 
周末,与小岚在8号桥的后院聊天,是距上回去平遥后的第一次碰头,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变化,只是少了几分尘土的味道,多谢了些江南的温润。
一晃已经快半年了。就贴一篇在平遥的内容吧。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平遥古城墙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山西的面食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王家大院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此刻在回上海的飞机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每次旅行的回程的飞机上,会写写旅行的感受。有时写在机票上,有时写在登记牌上,大多数时间会写在清洁袋上,往往一个还不够,就把邻座的乘客的袋子也征集过来,好在他们都不晕机。呵呵


2007年的第一天,我便飞往平遥,这是一个突发的念头,从决定到出发,不到30个小时。

 

20061231

凌晨0点,上网定机票,碰巧有2.5折,而且只有2张,说是迟,那是快,立马下订单。很幸运,大冬天要去太原的人不多,在深夜上网订机票的人不多,订完票要在半小时内在线支付成功的人更不多。而我就是那个不能成功支付的人,平时已经用惯的在线交易,今天付款却怎么也不成功,打了N多个电话给银行和航空公司,一直折腾了1个小时。

 

凌晨1点,最终还是面对着“等待支付”的页面没辙。于是我怀着无比内疚的心,一咬牙,一跺脚,拨了Anita的电话,她在睡梦中被我叫醒了“我要买机票,卡付不了钱。”到底是十几年的老友,5分钟内帮我搞定了。能有这次的平遥之旅,她的功劳很大,特此隆重的感谢她的能在寒冷的深夜里,被我吵醒,钻出温暖的被窝,毫无怨言,为我实现新年的愿望。感动中……

 

上午9点,收到Calvin的短信,经过一夜的考虑,决定不去了。

 

上午10点,找了几个曾经表示过想去平遥的朋友,得来的答复如下“

“太突然了,没准备呀“

“元旦活动已经安排了,早点告诉我就好了“

“平遥没有自然风光,太冷了,就不去了吧“

“最近有个大师告诫我,不宜出远门,我非常想去,但是身不由己“

“我现在已经在XXXX,遥祝你新年快乐 ………………”

 

的确,有旅行计划的人都已经计划了,没有计划的人,估计不会在前一天会下决定,这个世界上能说走就走的人到底是少数。所以我就吃了秤砣,一个人铁了心要走了。0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午餐,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大伙去了巴西烧烤自助,大块剁颐一番,回家过年。

 

下午1点,Calvin又打电话来“侬找到人了吗?

“没有”

我到找到一个

好呀,那你还去吗?

…………

这样,就一下子峰回路转,成三人行了。

 

认识Calvin是在06年夏天,那时在鞋城上发帖子,联系去新疆的事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各自在差不多的时间去了新疆,然而却没有结伴同行。没想到半年后,会一同去平遥,而且平遥从来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知道出发前,我还只知道,那里有乔家大院,拍过电视剧。认识的人中,也只有Jasmine、小卓去过。并不知道那里的温度已经是零下8度,也没有预定房间,三天的行程也没有计划,只是两眼一抹黑就去了,因为那时的我,非常需要一个自我放逐的假期。

 

200711

上午6点,带着家人的新年祝福和叮咛启程了。在机场与Calvin 和小岚汇合,一个斯文的女生,直发披肩,眼神里却闪烁着狡婕的智慧。我同他们的机位离的还挺远,虽然大家结伴同游,但还是保持着各自的独立,就像出发前Calvin给我发的短信一样,正合我意。坐在我旁边的女人,也是一个人的旅行,只身前往五台山上香,世界上的巧合,总是无处不在,三天后回上海的航班上,我们又遇见了,这次她坐在我的后面。

 

太原,小时候听天气预报,总以为是“太远”。这“太远”之地,其实才1个半小时的飞行距离。北方到底有多冷,我从没有概念,只是觉得有人住的地方,应该我也能住,于是穿着我最厚的外套飞越长江和黄河,在层层冰冷的乱流中穿越,三万英尺的高空上,室外温度零下50度,玻璃结着朵朵霜花,在阳光的折射下泛着刺眼的光芒,我浮在天空里,自由显得很无力。

 

太原刚下过雪,像一幅黑白照片。没有找到机场大巴,于是包了辆桑塔纳去市区,3人共50元,比坐大巴贵5块,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正常的。只是当3天后返回太原机场的时候,从市区打车到机场才13元,机场公路的过路费却是20元,总价33元,由此可见到太原的第一次出手花钱就被宰了。

 

从太原市区到平遥的这1个半小时,感觉像时空隧道一样,把我从现代文明送到了几个世纪的古城墙前,云雾缭绕,城墙上的观景台若隐若现,坐在四面镂空的电平车进城,才真正感受到北方的温度,真的很冷,冷的刺骨,刺骨的发抖,发抖的要结冰了。

 

去过很多南方的古镇,看惯了小桥流水,精致婉约,对北方的古城却毫无感知。进入城墙,所有的感官一下子鲜活起来:古朴的青石街面、雕梁画栋的门楼、传统的店招牌、老字号的商铺、祖传的秘方、N多代的名人后裔、满街的古玩字画、高耸的灰色城墙、古代的官衙和茶馆、保存至今的精美壁画和佛像,一切的一切仿佛让我走进了老舍先生的《茶馆》里。

 

平遥古城被高耸的城墙所包围,全长有6.4公里,想要逛遍全城,骑自行车是最佳的选择。整个古城参观点是要买联票的,120元,看19个点,只看一个还是要付全价票的。每个检票口都有自己的“密码“,在指定的字面上打洞。N多年没骑过车了,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虽然气温很低,风很大,哈气就能成霜,但也热情不减。骑不动了,就去樱花屋喝杯咖啡、喘口气。不知道这里的樱花屋同丽江的是否有关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是个古城,将来都会有这样的“樱花屋”。

 

天元奎,同古城里面大多数客栈一样,靠街面的是餐厅,晚上是酒吧,不吃饭,不喝酒的时候,是茶馆,也是咖啡馆,冬天门窗紧闭,里面的红灯笼和烛光透过玻璃,传达暖暖的热情,夏天,可以门窗大开,桌子可以摆到街面上,让人能想象出像阳朔、凤凰、丽江的感觉。穿过餐厅,是传统的四合院,一间间木门里面,是精致的客房,宽大的炕占了差不多2/3的面积。房间里的暖气,特别热,热的睡觉时都在出汗,感觉快要被融化了。

 

山西的面食确实好吃。曾经在张家界与我同游的太原警花,每次提到山西的面食就搀言欲滴,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在平遥,当地人很少吃米饭,现作的面食就不下10种,上面配着各种哨子(各种配菜),我最喜欢的是西红柿鸡蛋面和牛肉面。牛肉是平遥的特产,特别是白切的牛肉配上山西的醋,是一次味觉的刺激。山西的醋同镇江醋比起来,味道更浓郁,口感更厚重。某天晚上,我们吃着用陈醋泡的现炸花生米,就着成酿6年以上的家酿黄酒,驱散了集聚一天的寒意。长升源的黄酒铺就在明清街市楼下面,现在的当家已经是第六代传人了。老大爷看上去近80岁,很精神,只是耳朵有些背了。他盛情邀请我们参观制酒作坊,我对酒没啥研究,平时也不喝黄酒,但是一走进酒窖,一阵浓郁的香气,让人沉醉,没有刺鼻的酒精,只有香醇的糯米香。这种酒喝起来口感同江南绍兴的黄酒也区别很大,口味偏甜,6年醇的酒,口感淳厚,一口下肚,就感觉一股温和的暖流在流动,齿夹留香。

 

从太原去平遥的路上,司机忘了停车,所以我们错过了乔家大院。在平遥这样的老宅还真不少。我们包了辆QQ前往60公里以外的王家大院。这里是历史上的豪门望族-静升王氏家族的城堡,依山而建,庭院深深,刚下过雪的庭院,有些肃穆,有些阴冷,又些落寞,我们在古堡里面穿行,无人打扰,每个门楼、石雕、装饰兼容南北方的文化,虽精致,但不失大气,同秀气的江南园林,截然不同的。去过新疆,感觉中国真的很大,看过王家大院,发觉中国人的住宅也大的叹为观止。

 

现在,我印象中的平遥,就是被这一个个片断所拼凑起来了。我知道的也未必完整,但在我的脑海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平遥”,一次即兴的旅行,没有期望值的旅程,反而让我满载而归,估计要化好长时间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来。我们三人闲聊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就像有人喜欢逛淮海路,有人喜欢逛徐家汇,只是我们逛的稍微远了一些,逛的时间稍微长了些,就是在别处的生活而已,别无其他。

 

忘了谁曾经说过:世界上有种病毒是无可救药的,那就是旅行。

 

200713日晚 太原至上海的航班上 Janet

 

一年之际始于平遥

 
平遥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