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细菌战对日诉讼浙江原告团发起人、原中国原告团团长王选带着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义乌林山寺劫波亭侵华日军细菌战死难同胞纪念碑前,祭奠细菌战死难冤魂。
近年来,每到清明前后,王选和义乌细菌战受害幸存者和见证者都会集聚在此举行春祭仪式,向碑上密密麻麻的死难同胞敬献花圈,鞠躬祭拜,同时向世人警示细菌战受害苦难史,传达不忘国耻、誓言讨回历史公道的坚定信念。
【通报一项铁证】
日本一研究员
公布细菌战新发现
祭奠仪式后,王选一行到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与细菌战受害者座谈。她向与会者通报了近期中日民间关于细菌战调研活动的有关进展情况。其中,最令大家感到振奋和欣慰的是,日本“731部队细菌战资料中心”研究员奈须重雄最近发现的一项细菌战铁证。
去年10月,奈须重雄公布了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分馆所藏的一份报告书,封面标有“军事秘密”字样,其中有731部队军医少佐金子顺一(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他曾供述自己在731部队干了3年半)为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撰写的题为《PX之效果略算法》(PX意为感染了鼠疫的跳蚤,是击垮敌方精神、最经济优秀的“炮弹”)的论文。他于1943年12月主持为基于在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投放鼠疫菌的设想、根据不同区域及季节而试算其实施效果的行动。
而这些试算的根据就是来自于在中国实施的6次实战数据,其中包括1940年6月4日在吉林省农安地区的实施,播撒5克,一次染疫8人,二次传染607人;同年10月27日在浙江宁波上空利用日本空军飞机散播2公斤,两次共计感染1554人;1941年11月4日在湖南常德县城上空飞机散播1.6公斤,2810人染疫等。
王选表示,细菌武器的使用违反了1925年的日内瓦公约,但日本政府至今仍以“没有证据”为由拒绝承认实施了细菌战的历史事实。这篇论文出自731部队所属医生的研究报告,可以说为日军在华使用细菌武器的事实提供了确凿证据,具有重大意义。
【共盼两点期待】
纪念馆早日落成
年轻力量参与调查
座谈会上,另一个重要议题是义乌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纪念馆的筹建。省政府已于2009年批准同意该纪念馆的建馆用地请求,确认了社会公益项目的“义乌市日军细菌战历史纪念馆”的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位于崇山细菌战遗址所在地“林山寺”南侧。
所在辖区的稠江街道等部门已进行三次论证,原则上遴选、认可了由同济大学设计、修改的义乌市日军细菌战历史纪念馆的建筑设计方案。但目前后续进展相对缓慢,项目还未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与会的老人都是细菌战受害幸存者和见证者,大多是古稀老者,迫切希望能加快建馆进程,盼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这座见证自己历史的纪念馆落成,以便后人了解这段苦难历史,勿忘国耻。
与会的老人们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早日成立二战受害者维权组织,以“细菌战受害者协会”名义吸纳更多年轻的后备力量参与,将细菌战受害调查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王选说,金子顺一撰写的论文中记载的宁波、(衢州)细菌战受害数据,至今尚未查证出具体的死亡名单,由此可见细菌战调查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有待更多有识之士去挖掘,为那些无名冤魂洗雪耻辱,以进一步解决中日战争遗留问题,推动实现对日索赔。
面对这些垂垂老者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坚持为正义和尊严而战,王选勉励老人们保重身体:“坚持活着,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