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0913][衢州日报]33位受害患者病情好转

(2011-09-14 21:18:31)
标签:

杂谈

 

33位受害患者病情好转--健康

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这天,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之后在我市实施了细菌战。据衢州细菌战主题展览馆的资料显示,1940年至1945年期间,细菌战造成衢州各地连续八年传染病大流行,患上传染病者达三十万人以上,死亡五万人以上,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如今,在我市仍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深受细菌战后遗症影响,患上了烂脚病,长期患病无法劳动,生活贫困。可喜的是,柯城区自2009年启动浙江省细菌战后遗症患者医疗救助试点,已为33位烂脚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但我们同时也发现,目前我市仍有约300多位烂脚病患者盼望救治。

http://www.pub.qz828.com/pic/0/10/28/31/10283169_442761.jpg

  喜:柯城区2年免费为33人医治烂脚病

  72岁的巫双良是细菌战后遗症受害者之一。9月10日上午,记者跟随柯城区人民医院医生,来到柯城区沟溪乡碗窑村巫双良家中为其治疗。医生丰青龙为巫双良进行创面清洗、消毒、上药、包扎,然后指导他如何自己换药,并给他带来一个月所需的药品。

  巫双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干活,是村里的低保户,一直没有娶妻生子。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只是自己买点药膏搽一下,效果很差,伤口一直流脓流血。直到2009年6月,他才开始接受免费正规治疗。在现场记者看到,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巫双良的创面发黑组织已经清除,经过加强换药等处理后,溃烂处已变干。

  巫双良说,原来因为没钱上医院治疗,自己买药治疗效果很差,病情没有好过,从来不敢出门。现在经过正规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他敢走出家门,到隔壁邻居家走走了。

  有这样的变化,还要得益于政策。2009年5月中旬,全省细菌战后遗症患者医疗救助试点在柯城区率先启动。柯城区政府将二战期间细菌战后遗症作为特殊病种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指定柯城区人民医院为救治医疗机构,为需要治疗的患者开展免费治疗。

  据了解,自2009年6月份以来,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为“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共建立病历档案33份;上门换药444人次;电话随访468人次;发放药品501人次。

  目前,由于烂脚病治疗有专门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在柯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3位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不错,大部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好转。

  忧:仍有300多位患者渴望免费医治

  有喜也有忧。较两年前,烂脚病在治疗上有了质的变化,但医生对于重病人的治疗遇到了瓶颈,比如换药治疗很难做到一个持续性,不符合生理学上肌肉及表皮的生长周期,仍有5个重病人的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除柯城区试点细菌战后遗症患者医疗救助外,其他地区还未有医疗救助。

  曾编写《罪证: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实》等三部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专著、40余年来致力于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调查研究的原市防疫站站长邱明轩告诉记者,由于日军当年投放大规模的细菌武器主要集中在我市交通线路沿线一带,因此烂脚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公路沿线一带,如江山的大陈、贺村,龙游的湖镇,常山的四都、白石,这些都是烂脚病患者集中的地方。

  在衢江区横路乡西垄口村,有一位76岁的老人付太华,也是细菌战受害者,患烂脚病已有几十年。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给自己看病,老人仍在村里的工厂打工。虽然老人每年都要自费去看病,但由于经济条件不好,病情很难得到控制。

  曾赴日参与细菌战索赔、衢州细菌战受害者筹委会负责人杨大方表示,烂脚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丧失了劳动力,经济条件差,多数自救条件有限,有的甚至仅用破布、塑料布包扎患处,病情反反复复发作,境况着实令人同情。

  像这样的烂脚病患者在我市还有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大约有300多位烂脚病患者。

  邱明轩、杨大方已上80高龄,几十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调查研究。已入晚年的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够重视烂脚病群体,给予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对他们进行帮助。

  相关链接

  历史记载,衢州是全国遭受日军细菌战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日军分别于1940年和1942年对浙赣沿线实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武器攻击,造成各地疫病大流行,衢州地区至少有30万人感染疫病。

  由于当时受害者缺乏基本的防护和医疗救治,“细菌战”受害者死亡率高,多数幸存者因细菌战受交叉感染出现并发症,俗称“烂脚病”。该病难以根治,导致受害者肉体、精神上经受着痛苦的折磨。记者徐晓波通讯员曹丽文/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