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料画册《世纪呐喊:67位幸存慰安妇实录》举行首发式
王选呼吁重视“慰安妇”研究
12月11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举办的“大型历史纪实画册《世纪呐喊——67位幸存慰安妇实录》发行暨这部大型史料画册的研讨会”,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王选和中国抗战史学界等各界诸多专家学者与会。在会上,王选呼吁进一步重视“慰安妇”研究,对慰安妇历史进行系统性、抢救性地整理。
《世纪呐喊--67位幸存慰安妇实录》的作者李晓方原系驻金华某部军官,现就职于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他受王选影响,立志从事侵华日军罪行研究。自2002年起,李晓方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拍摄、撰写了大量揭露日军罪行的作品。著有反映浙江金华、义乌、衢州及江西等地细菌战受害者实况的《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实录》等大型写真画册。现又历时三年多,自费走遍国内十余省以及韩国等地,寻访二战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罪恶行径,摄录和收集了70多位受害老人的血泪经历,将之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白介夫先生在画册序文中称“这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王选说,一部慰安妇苦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被奴役、被殖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黑暗史。日本在侵华日军中实施慰安妇制度,中国、朝鲜、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及欧美等10多个国家妇女被强迫、诱骗沦为日军慰安妇。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万妇女充当了慰安妇被日军蹂躏,大部分被摧残至死;被强奸的妇女更不计其数。其中有多少个中国妇女,目前尚难作出确切的统计。随着目前在世慰安妇人数的日益稀少,解决慰安妇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美国国会、欧洲议会及亚洲多国纷纷通过决议,要求日本对受害慰安妇进行谢罪和赔偿。
据悉,从1942年5月20日开始,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汤溪、兰溪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至5月28日,金华陷落。6月初,日寇攻占衢州,机场被占并遭破坏。以后,金华地区一直被日寇作为战略要地,以重兵驻守。在长达三年的沦陷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圣战”的需要,从日本、朝鲜及中国各地强征大量妇女,在金华各县城乡开办了多处“慰安所”。“慰安妇”分布金华(县)、武义、兰溪、义乌、浦江、诸暨(当时属金华专区)等地大约20家“慰安所”内--金华(县)9家、武义5家、兰溪1家、浦江1家、义乌2家、诸暨2家,其中义乌两处“慰安所”,座落于原稠城文昌巷和西街50号(今稠城西门一带),分别叫做义乌堂和亚细亚亭。大地洒满“慰安妇”和被强奸妇女的斑斑血泪。义乌民间学者郑运福说,由于种种顾虑,当地受害者大都忌谈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
何必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