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逝去,而悲,而痛,亦不可忘却。有一句现代的话,叫做:“化悲痛为力量。”在我看来,没有比这为了更勇敢的生,劝人节哀,简单明快的话语。
7月21日,细菌战诉讼原告团第48位原告去世。他叫金祖池,浙江义乌北门街人,1919年出生,义乌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抗战中,曾参加过著名的常德会战、长沙会战、宜昌会战、云南保山保卫战等战役。在他转战南北的时候,家里的祖母、母亲、妹妹都死于细菌战鼠疫,他的哥哥感染鼠疫而幸存,因此他和他哥哥都参加细菌战诉讼,成为原告。
1998年5月,金祖池作为义乌原告代表,和浙江衢州原告代表杨大方,建国初期,最早的空军飞行大队长之一,浙江江山原告代表薛培泽,地方文史工作者,赴日本参加东京地方法院第二次开庭,在法庭上作意见陈述。开庭结束后,日本律师,还有支持诉讼的日本市民团体把我们带到法院二楼的司法记者俱乐部,参加记者会见。到事先约定的时间,俱乐部的大约15个座位上,都已坐满了年轻的日本记者,表情严肃。没有座位的,站在后面。各地原告代表三人,律师代表和我都在会见上说话了。记得我说到,前不久,清明时节,各地原告们纷纷上坟,向死去的亲人们传达了2月份诉讼第一次开庭的消息,以慰亡者之灵。
会见结束后,和平活动家,日本歧阜大学附属医院的松井英介医生对我说:“王选,刚才你一边说话一边流泪的时候,金祖池坐在你边上也在流泪,他听不懂日语,也不会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理解你的心情。看来,你们的相通,不需要语言。因为都是义乌人,乡里乡亲的缘故吗?”
三位原告代表回国后,一直东奔西走,在当地从事细菌战历史调查至今。义乌全县范围细菌战鼠疫波及村落和受害者的名单的一大部分,是金祖池跑到乡间调查来的。他还留下了一张亲手绘制的占领义乌日军分布图。以后研究历史的年轻人,查义乌的资料,就能用上。
早几年,日本律师也好,受害者们也好,常常到他家宽敞的老宅义乌北门街48号碰头,他家大门口挂着一块义乌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牌子。大家见了面,都是商量些细菌战诉讼、调查的事情。他对自己八年抗战中的出生入死,也从来只字不提。
金祖池生前说,当年像他那样黄埔军校出来的义乌籍子弟,有近千人,战争结束后,生还的只有二十多人。
不由得联想起另一件事。
有一张美联社记者前线摄制的二战的照片,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战争的照片”,照片里,六位美国海军士兵正在一起使劲,把国旗插入刚刚登陆的日本硫磺岛的山尖上。六位美国军人中一位,儿子叫詹姆士"
布莱特里,写了一本关于美军攻占硫磺岛,还有插旗的六位美国士兵战后的生活的书,叫《我们父亲们的旗子》,已翻译成日文出版,书名为《硫磺岛的星条旗》。(大众袖珍版,文春文库,2002年)詹姆士"
布莱特里对我说,他父亲一辈子都不愿意提战争中的“光荣”事情,告诉他:
“儿子,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再也没有能够活着回家的人。”
载《现代快报》2006年8月1日B12版,本文为原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