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没

(2007-04-05 17:41:33)
分类: 王选文集
    人们的想象说是天马行空,还是来自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耳闻目睹。对于威胁到群体生存的大灾难,美国人的想象是来自外星的攻击,也许因为自信在本地球上的军事力量无人匹敌。中国人的想象是天塌下来了。在古代,就有女蜗补天的神话。看来,中国女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早始于国际比赛中让国旗不断升起来的时候。今天,中国的城市虽然热闹,但是中国的大部分还是农村,大部分人还是农民,农民在农村的大部分生计还是农业。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天上来什么,是最为重要的,比如雨,比如雹,比如风,比如阳光,都会对国计民生产生影响。

    日本人的想象却是“沉没”。和中国人的对比,那就是海上的人和地上的人的不同,岛上的人和大陆上的人的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即使天塌下来有地接着。沉没可是灭顶之灾。汉语中到是有一个相通两个国家的词,那就是“风雨飘摇”。尽管如此,岛上的人和大陆上的人对于脚下的陆地的感觉还是根本不同的。
举国上下一年到头台风警报、火灾防止、地震避难、国假日从小学校开始的防灾训练等等,日本人基本上就没有中国人的那种安全感。在日本的时候,一位日本朋友到我的住处来,坐在我的书房里,抬头看着堆到了房顶的书和资料,就问:“要是地震了怎么办?”真是,我睡的地方,还就是他坐着的书堆中间的沙发床。他替我担了一份心。

    日本的学者、政论家、政治家等谈论政事,称自己的国家为“日本丸”。在日语里,“丸”在这里指的就是“船”。

     被称为改变了日本历史的维新时代传奇人物坂本龙马还认为,船就是日本的领土,日本虽然陆地面积小,只要有了远洋海船,领土就大了。(司马辽太郎,《文艺春秋》,1994年)

    可是“船”,不管什么船,就怕“沉没”。

    因此,也许没有比“沉没”这个词,更泄露日本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心理驱使他们不停地忙忙碌碌,从永无休止的自我努力中,获取安全感,求得内心的平衡。技术的反复更新,质量的吹毛求疵,时间的黄金分割等等。从小学生起,每人怀揣至少一本以上的日历本子,设计精巧的空格里,填满了直到半年以后的五花八门的时间安排。繁忙的日本人似乎被活埋在各种细节中,伸不出脖子来,让大脑呼吸氧气,思考“日本丸”的未来,让眼睛舒展视线,观察“日本丸”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三、五年以来,日本及其亚洲邻国,不分哪个国家的社会和媒体,一个最为共同和持续的关心以及话题,并不是政治家和精英们所希望和预料的,即非“贸易”,也非“军事”,而是有关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时代留下的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不仅在国内持续着激烈的对立和争论,在国际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和摩擦。

    船能改道,终归绕不过大陆和海洋。分裂的船在平静的海洋上也会沉没。日本在这个区域的生存的安全感,将来自于它自身对于克服过去的持久的努力。

(原文刊载《环球时报》2006年7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别样的生日
后一篇:上海的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