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国开厂的事形成了一场冲击波,曹大王说的话几乎让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泪如雨下。
美国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二分之一。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大约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在中国做一片夹层玻璃在要1块2,在美国要5块5,但因为运输费用低,还有税收因素,美国的利润水平要比中国高十多个点。
唯一不好的是招不到青壮年,年轻人都去硅谷和华尔街了,他只能招年纪大的人。
还有一点可能会影响他的毛利率,他的美国工厂运作时间并不长,据外媒报道,还没有成立工会,关于薪资也还在磨合。如果那些老工人某一天觉得自己亏了,工会是很厉害的,劳资谈判也会出点血。
嗯,这倒是的,你看美国的连续剧,边拍边放,一周一集还不能保证,一会儿编剧工会组织罢工了,一会儿演员工会组织罢工了。
在曹德旺的这篇访谈中,有个细节似乎不是重点,但我看了很有感觉。
他说汽车商大众、通用都要要求作为供应商的福耀在海外建厂,不答应生意就没法做。建厂的资金也是自己承担,作为供应商有这个责任。
但国外这些大企业是先拿大单跟你做两三年,让你先赚到钱再出钱建工厂。像美国通用就是提前给福耀签了单,福耀才答应人家2016年在美国建厂。
合作不是把你榨干,你赢了我才能赢。
请你安心,我和你在一条船上,不剥削,不压迫,我们合作共赢。
这难道不是另一个泪点吗?
2
上周,一个电视台的小编导跟我说,有个老师拉他做一个选题,让他出采访提纲,脚本,自己叫摄像,自己联系采访对象,某网需要这样的节目。
小编导一开始没多想,开始吭哧吭哧地做了。
拍视频和做电台不一样,一个简单的叙述要很多场景,操作起来挺烦的。小编导做了一大半的时候觉得自己太辛苦,就问老师,这个项目他可以拿到多少钱?
老师说,你一个年轻的编导不要老想着钱,事情做好让人家认同你是最重要的。
这话听起来语重心长,没什么错。
通用本来也可以跟曹德旺这么说:你先到美国把厂开起来嘛!我们这么牛逼的公司难道会亏待你吗?
在很多的传统媒体,实习生小记者干着最多的活儿,拿着最少的钱或者没钱,老总和老师都是这么跟他们说的。
可是就算实习生也二十多了,人家在这个城市里要租房吃饭谈恋爱,人家不是十二岁,父母还养着他。我大学毕业没有考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赚钱独立,不想再用父母的钱。
我想用劳动换报酬,如果有个人跟我说:别急,你先干着,让大家看到你的能力。作为当时二十岁的我可能不一定当场反驳,但内心肯定是一万个不服。
我做了半年实习生是没钱的,当时看着职工发鸡啊鱼啊啥福利的,心里很不痛快:一样干活,凭什么你们有,我没有!
穷人的孩子好想拎起鸡啊鱼啊回家啊,让爹妈高兴高兴。
毕业报到以后,我就拿到了工资,不像前几年有些媒体,实习一年两年,也不给钱,或者只给很少的钱。
事实上“你干着,让大家看到你的能力”这话几乎是瞎话,马云推销黄页的时候你们看到他的能力了吗?
说实话看到能力这件事也是个技术活,如果那个“大家”水平很低,视野很窄,你的能力他永远也看不到哇!
再说,就算没有特别的能力,干着一份平庸的工作,难道就可以不给钱吗?
所以,不要说:好好干,年轻人,别计较有钱没钱,让大家认同你比较重要。
你认同我,我还不认同你呢!在劳动力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天经地义,至于被特别发现而有了更高的可能性,这个跟男女关系一样,高潮叠起当然好,但做不到的时候,也不能剥夺人家获得普通快感的权利吧。
3
上个月,某市旅游局托我们广告部同事来找我,说他们局长是我的粉丝,说能不能请我去他们那里讲课。
我说先和陈周或者AD谈具体的吧,内容形式报酬啥的,看合不合适。
人家对内容没啥要求,你来,讲啥都行,但能不能免费?
我说,当然不能。一个真正的粉丝怎么可以这么轻慢偶像的劳动?几年不变教案的老师出去讲个课还要收费呢,何况我这样一事一议的量身定做款。
还真以为我每天的新闻评论,公号的文章是像吹肥皀泡一样简单吹口气就行了?
我同事说也许局长只是提一句,下面的人想要落实给局长看。然后把对话发我看,大意就是反正局长就是很欣赏你们鲁瑾。
原来是把我当个春节大礼包了。
这个世界,太多的人会说:别看重这一次嘛,以后有合作机会的嘛……
合作个屁啊!我可不想玩放长线钓大鱼这种游戏,我只是个脚踩西瓜皮的任性女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一份,半份也好,但不能一丢丢也没有。
这个甚至无关乎鱼的大小,而关乎钓本身是值得尊重的。
我也不去谋划什么,公号做到今天,也是用的蛮力,密集地真心地写,开公号的时候也没想过会做多大,就这样守着一亩三分地,自尊地活着好了。
这个世界是有人在下很大的棋,也有人下赢了,可我不会玩这些啊,像我这么计较一句对话,一个交往细节的人是不适合下大棋的。
更多的想下大棋的人下输了。
而更多的让你下大棋,不给你钱的人,都是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