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瑾本周专栏:北京和颐酒店拖拽事件的马后炮感想

(2016-04-15 13:37:47)
标签:

杂谈

大家没有没发现,我写有关热点的文章经常会慢半拍?这是因为每周一期为《行周末》专栏写的文字是提前五天交稿的,而我本着对老板负责的态度,按捺住冲动,不提前发布。这样也有好处,很多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信息出来,群情激昂后也可以有更冷静的视角。比如杭州女孩弯弯在北京和颐酒店遇袭的事情,事情一出,从公民基本人身安全到酒店色情内幕到经济型酒店的成本和乱象到女孩出门如何保护自己,网络上把一切都说全了。对了,还有阴谋论,说这个事情很诡异,细思极恐,因为事情曝光恰逢首旅酒店收购如家首日。

事情出了以后,如家的几次反应被网上说成是危机公关的反面教材。第一次弯弯微博发出24小时以后,内容是:“在获知弯弯的遭遇后,如家酒店集团高度关注,并立即成立了处理小组连夜排查,经过8小时的调查,同时如家曾多次和“弯弯”联系都未能联系上,如家非常理解“弯弯”现在的心情以及处境,希望当事人“弯弯“可以尽快与如家联系,给予如家沟通的机会,同时需要她的协助将事件嫌疑人绳之以法”。第二次就是4月6日召开的记者会,承认酒店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将做出整改,追究责任,事件已经交给警方处理。被指责为也犹豫、拖延、信息不畅显得诚意不足。整个网络的聪明人都在教他们应该怎么公关。好像这个世界的真善美都是公关出来似的。

我倒觉得就如家的两次正式回应没什么大问题。我特别理解弯弯的愤怒和恐惧,换我也会搞到网上去。但从现有法律上来说,人身没伤害,财务没损失,真的只是一个治安事件,连刑事都够不上。那尼?不开心?是啊,是不开心,大学生们都到和颐酒店门口举牌了:“谁对妇女安全负责”?可是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呢?这事儿都成立专案组了。我不知道成立专案组的标准是什么,去年8月份上海桔子酒店两个工作人员阻止发色情小卡片被捅成一个重伤一个轻伤那事儿好像没成立什么专案组,也没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应,甚至凶手有没有抓住法院怎么判的网上都搜不到。网上有一篇酒店业人士写的一篇文章《狂喷和颐酒店的你,知道桔子酒店去年的那场血案吗?》讲到当时的凶手跑掉了,我转了这篇文章,当晚上海徐汇公安分局给我私信,发了个上海电视台去年10月的视频,说案子早就破了。我后来再去网上搜,发现桔子酒店当时痛心疾首呼唤公安钓鱼执法帮助维护酒店安全的桔子酒店CEO4月7号才知道这个案子破了,比我早知道三个小时,也是从徐汇区公安发给他的这段视频得知的。我问徐汇区公安,法院怎么判的?他们说不知道,每年很多案子,也不可能都跟踪到底。这说明桔子酒店被捅伤的两个人根本没得到什么民事赔偿,当时酒店给了点钱,家人不让他们干这一行了。

以网络关注点为依据成立或者不成立专案组这类事总是让我对法治很担心。

我不是说弯弯这事儿搞大不对,我觉得搞大的意义是关注类似事件的背后,包括让我们又一次关注到桔子酒店的事。也许色情这事儿有酒店的里应外合,但不是所有的酒店都这样。经济型酒店在这方面的做法和老板本身的选择有关。发小卡片这事儿是个双面剑,有的客人喜欢,有的客人不喜欢,发的多投诉也多。像桔子酒店就不愿意这样啊,可是靠他们自己的保安力量管不起来啊,所以他们希望警方能加大打击力度。现在很多快捷酒店都是加盟,总部的企业文化很难渗透到每一家酒店,都是投资老板说了算,老板想靠色情拉客,就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和颐的表态我觉得没啥大问题,他们的问题是第一次反应就有点慢了。3号发生的事,6号凌晨网上发酵开了才第一次回应,之前弯弯跟酒店反应没啥结果,后来又想出了给钱请删微博的昏招。如果他们第一时间陪着弯弯报警可能事情就不会搞这么大了,虽然报了警可能结果还是一样,但至少把自己洗白了,被架在火上烤的就是警方了。

弯弯这事儿媒体起哄的比较多,她都快成网红了。上周她的朋友托我台的人帮她找一个接受采访的安静的地方,我台想是热点嘛我们也采一下,就说来我们台吧。到了以后她又说不接受声音视频的采访,只接受文字采访。于是就在我台接受了两个纸媒和央视的文字采访。我台年轻记者本来是想努力一下的,一直陪了四个多小时到大半夜,人家弯弯说了,用你们的办公室只是朋友帮忙,不是交换录音采访的条件。对电台来说采访没有录音是有缺陷的,但想想央视在我们办公室也没拍,再说咱台不是那种青面獠牙的媒体,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愿的良好素质放弃了录音。可后来,她还是接受了央视的声像采访,不过用了声音处理和画面马赛克。然而,央视的采访远不如第一财经,只不过请弯弯叙述了一下我们早就知道的过程,加了一句,以后如果看到类似的事,大家别做陌路人。看得出来弯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她也说了希望大家不要把关注点放到她个人身上,而是放到事情处理上面,女性安全上面之类的。

舆论上大家都在声讨和颐酒店的工作人员不作为,可我想说那个清洁工虽然没有出手,但一直在旁边没离开好吗?这是他的善意和警觉好吗?他吃不准,但没有离开,这不能算是冷漠吧。我觉得弯弯还是应该看到这点。还有一点,我始终觉得用我们的办公室,我的小同事们忙到大半夜,最后不给录音(我们也可以变声的)不是太厚道,安静的地方到处都是,随便找个宾馆找个办公室都可以,你不来,我们记者不采没压力,来了又不让采记者有压力哇!虽然在我看来,事件过程颠来倒去那几个细节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好采的,换我,更想去采访上海法院,去年桔子酒店那个凶手判了几年。我也很热切地想知道弯弯这事儿被抓获的涉案男子会怎么处理,如果从重从快,按个什么罪名,危害公共安全?如果拘留几天放出来,酒店的安全问题怎么办?我认识一个人,被她的一个离职下属病态追求,各种威胁甚至入室武力企图强奸,她报了好几次警,都没法处理。因为未遂啊,没证据啊,我们又没有禁止你出现在某人100米以内的常规判例,再说判了好像也没足够的警力和法律严肃性去执行。

我们最应该呼吁的是警力问题,经济型酒店的盲目扩张问题。中国的警力是世界上最低的,配置比例是万分之十一,西方国家是万之分三十五,我国香港地区是万分之五十以上。经济型酒店投资商为压缩成本,每百间客户的服务人员只雇12到16人,而按规范应该达到20-25人。人少嘛,就没有足够的人手时刻盯着监控。监控没人盯着就意味着出了事监控也只能作为调查依据,事情发生时是没用的。

所以,弯弯当天发生的事已经很清楚了,还有什么好采访的?央视记者追着如家的新闻发言人“你说你说”,人家能在台面上说的都已经说了,别追了,学第一财经的人去找业内人士调查吧,不是追着发言人跑就是敬业,别把新闻搞成一场表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