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这篇文章争议还蛮大,(阅读昨天微博鲁瑾本周专栏:你悦我不爽)我这里倒还好,这么多日子的文字交往下来,大家对我也比较了解,能这么久地留在这个公号,价值观啥的也是基本一致的吧。在《行周末》那儿可就炸了锅了,都是骂我的。为了把这个事情的逻辑再理得清楚一点,我今天通过和他们的对话再跟大家唠一唠。先来看看他们怎么说的。
第一点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又不是一条特复杂的新闻,写文章前我当然会搞清楚前因后果。我知道是图书馆和书店的合作,意思是把采购权交给读者。但事实上还是会给作者造成损害。去书店的人本来翻两页觉得这书值得买就会买,回家慢慢看,要是翻两页不用付钱就可以借回家,他为什么还要买呢?这个悦读服务计划把图书馆的功能扩大到了书店,破坏了市场原则。也许还是会有人买书,但本来可以卖二十本的书可能就只能卖出去两本了。对于作者来说,图书馆的做法是伤害写作者的。
第二条有关烂书才会受影响。一是烂书也有权利就像丑八怪也有人权,我愿意送人是我愿意,出版社觉得没指望了卖不出去了想卖废纸是他们的权利,但你图书馆不能把手伸到书店。这就好比家里的沙发电视,你不想要你可以自己处理,扔了或者砸了,但别人不能不经你同意到你家去拿。你买下的书放在图书馆让人免费阅读没问题,但我的书放在书店是卖的,你不能像个大亨似的说:乡亲们,随便拿,我买单!可又不是拿回家看的都买单,你说了看完了还可以给别人看,得!本来十个人要买的,这下都不付钱了。你要豪迈回馆里豪迈去,书店不是你的地盘。还有说是培养阅读习惯,超市也很想培养你的消费习惯呢,商场也想培养你的消费习惯呢,你怎么不能在那儿拿了就走啊!
还有,说我的书是烂书我会生气的。当然,这也没什么,章子怡还有人说不好看呢!
第三条有关急功近利和酸腐,我不得不说,越喜欢说别人功利和酸腐的人越功利越酸腐。有人说你有本事让书店不许看书啊,就是有那么多人坐一天看了不买啊!嗯,我没这个本事,但每一个作者都充满伤感地看着这一幕。那些只看不买的人,那些拿了三张身份证一借借六十本的难道都是穷到拿不出钱买一本书吗?我平时每天回家吃饭,周末自己在家烧饭吃,觉这得下馆子比较贵,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平时不做饭,天天下馆子呢!他们会花几百上千买一件衣服,几千块买个包,但就是不愿意花钱买哪怕想看的书,能不买就不买。这和穷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根本就是没有同理心,尊重和支持创作。昨天的文章中有一位经常给我赞赏,虽然每次都是一元二元的读者,她说她一个每月只赚两千元,但她认为应该对喜欢的文字表达尊重。我给她留言了,我说在现阶段希望她不要再赞赏了,她已经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的高贵,作者和这样的读者之间是惺惺相惜的,情怀也是由此产生的。而往往不付出的人经常会指责别人功利,这个帽子扣得好爽啊,你啥也不做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你要求勤奋工作的人不要计较,否则就是功利,这样可以让你这样的人不仅仅安心不劳而获还可以一边享受你的成果,一边说你是本烂书。你是人吗?
向阳花伞的设计者丁毅说我昨天的文章写得太好了,给我打了100元赞赏,他说在设计界也是这样。
粉饰和装逼都是不会长久的,我不忍心欺哄,但愿你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