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个听友的的私信:
鲁瑾老师:
你好!
昨日默默的把转发你的文章都删了,今日还得做一事,取消“关注”,我自认为也算是你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观众,至少968听了好多年,因喜欢你的节目,又关注了你的微博,欣赏你犀利、精准、深度、开放和正气的思想和文字。正因如此,今日取消“关注”前,我想留点言,作为对“忠实”的交代吧。删转发文章是对你思想和文章的尊重,毕竟这是知识产权,没有作者允许,不能擅自转载。取消“关注”,我很不舍,但近来你又发了一篇关于打赏的公告,还有不断的辩驳说明,让我感觉未打赏而阅读你的文章有“偷窥”之嫌,我暂时没有打赏的习惯,微博上高质量的文章也很多,我也没有都打赏的实力,但我也不想“偷窥”,故也只能走“取消”之下策了,这也算是给你尊重,留给我自己脸面吧。
还想留点善意的建议和提醒,或个人观点吧。近来关于打赏的问题,我感觉鲁瑾老师有点走入“打赏”的泥潭了,甚至有点走火入魔了,矫情和狭隘指数直线上升,理性、睿智和开放的那个鲁瑾仿佛不见了。“打赏”之事,本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缺一不可,“打赏”不如“暖男黄书”来的正道大气。当然适当矫情率直让人更觉可爱和真实,但有时也需有个度,孔子的“中庸”还是很有道理的,过犹不及。
以上是一个968听众的个人想法,私信于鲁瑾老师,真诚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关注”鲁瑾老师的微博。
我的回答:
-
你的来信看上去有礼有节,但看上去有礼有节并不说明逻辑的正确。
-
会讲大道理的人并不一定掌握真理。
-
人世间相素的道理是受惠于人,适当鼓励回报,否则起码是不懂道理吧。何况我只是强调力所能及,可以看,但不赏不要转。
-
打赏更多的是观念,而不是实力。你可能会给天桥下的乞丐几块钱,但你不愿意赞赏一个美丽女人的才华。你只愿对弱者施以帮助(如果你有的话),但不愿肯定优秀。因为在给弱者钱的时候你有心理优势,赚不到这个优势你就不愿意付出。
-
打赏的人的理念和行为和你完全不同,他们一直在鼓励我,打了赏还不时地表达感谢,他们内心的高度是: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人创造,有人应和,才构成真正的美好。而一些粉最初因为技术问题没打赏,但知道了我的坚持以后很重视并理解我的感受,纷纷绑定支付宝或者微信打赏,显示了君子风范。
-
取关是你的自由,我不会为虚妄的听友数字而妥协,我有我的信念。这个世界,主要不是由大多数人来推动的,而是先进的人。
-
古希腊街头的辩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
感谢所有打赏打赏鼓励的朋友,再次重申:拮据的人不用赏,在心里默默感谢和理解就可以了,但不要试图用大道理说明打赏是市侩的,凸显自己的正义,那只是一种怯懦。
-
此篇不用赏。下面有个赏字是我开通了打赏功能就会有的,取消会连其他的文章都不能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