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我

标签:
广播浙江大学今日浙江cri杂谈 |
人生两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上一件:失散多年的伙伴惊喜再相逢。
事情是这样的,我除了做《透明都市》以外,还担任集团对外节目《今日浙江》的主持人,对外节目,会讲一些浙江大大小小发生的事,信息量挺大的,考量挺严格,口号早就不喊了,但要说有趣肯定是算不上的,也就是一工作,大半个月录一次。有刻薄的朋友嘲笑这种一本正经的节目听众死一个少一个,所以除了微薄的报酬以外,觉得做这个节目的最大收获也只不过是和编辑张三及另一个主持人项勇定时会一会,录制节目之余一起撒撒野。
惊喜就是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来到的。今天我打开曾经公布在博客里的邮箱,收到一封信,标题是:hi,do you remember?see attached……看起来很像垃圾邮件的开头,呵呵!打开一看,有附件照片,我想不是垃圾邮件了,挺个人的。
然后我看到了这样一些话:
鲁瑾你好,
非常偶然的机会,在我上周末做直播前,听到CRI的“今日浙江”节目的最后,突然听到“鲁瑾”的名字。之后,再详细的听了一下,估计十有八九会是…。之后从浙江FM台及你的“Blog 19 Lou”确认你就是咱浙大广播台的小师妹:鲁瑾——如今的浙江的6大名嘴主播?!
从你的一些blog照片上,还是可以找到当年的小鲁瑾的神态。世界真大,世界也真小。居然在太平洋东岸Vancouver的直播间里,找到了20年(我1988毕业)前身边的声音!从随附的第一张3幅照片上,找找你自己吧,能找到我吗?
我是2000年全家移民加拿大Vancouver的,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当了温哥华AM1320华侨之声的国语节目主持,现在平均每周一次节目,是周六早上一小时的直播。由于节目改版,从10月起,刚好改在CRI的“今日浙江”之后,才能听到你主持的节目。但这个工作只是我业余时间的Part Time Job。我的本职工作依然是我在学校学的本行:医疗仪器。
因不太习惯用blog,还是先试着用Email与你取得联系。希望能与你有更多的交流(Ting 9968的节目很好),以提升海外华人媒体的水平。哈哈,官话。当然啦,找回小师妹,联系到更多的学生时代的伙伴,才是最值得高兴的!
我的联系电话:******
个人Email:******
顺至:圣诞新年快乐!
沈缨
沈缨是浙大83级医仪专业的学生,5年制的,所以1988年比我早一年毕业。我1985年进学校的时候他是学校广播台的负责人,北京人,我们这些小的都是他招进去的。我们那些人都有些文艺青年的意思,不过不太酸,做节目也没太用功,主要是找了一帮好玩的一起玩。那时也没什么什么钱,无非也就是周边走走,学着说些粗话,释放一下自己的个性。我记得有一次去莫干山玩,爬到一半,我说了一句:真他妈美!沈缨大哥大笑,很惊讶我这么说话。其实也没感觉出多美,只不过就想说粗话。我其实挺拘谨一人,不同阶段都在学习释放和融入。
那时年轻,毕业了很随性地走了,互相之前几年没联系,也就联系不上了,大家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其实心里还是会想起昔日的伙伴们,有一部分还是联系着的,但另一些就不知道在哪里了。浙大的人,分布在全世界,发寻人启示得全世界发去。
所以沈缨的出现是多大的惊喜啊,就意味着伙伴们也许会慢慢地聚拢。我也因此特别感谢自己的工作,让我有机会传播声音,成为一个媒介。
其实之前我的节目和博客已经找到了一些人。有些是听众,在美国或者在其他的国家,在网上收听到,给我写了信。我的中学同学,他们在海外也看我的博,以此来保留和杭州的联系。我写过一篇博《好朋友永远丢不了》,http://blog.19lou.com/10112179/viewspace-85259
她的全世界的朋友也是看我的博给我写信帮助他们联系上,真的是太荣幸了,我能成为一个中转站。
在某种程度上,我不太细心,以前的照片我都找不到了,沈缨把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扫描了发过来了,我一眼就认出谁是谁了,你们能认出谁是二十多年前的我吗?
沈缨大哥一定不会介意我公开这封信,我们共同期望以此找到更多的伙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