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橡树

(2008-06-10 20:31:03)
标签:

杂谈

对我来说最享受的事之一就是没完没了地看碟,每当我往床上一躺,碟装进机子,据观察者说是一种吸毒者马上有烟抽的感觉,脸上洋溢着一片祥和傻乐的表情。确实,沉浸到那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情节里对不太愿意社交的人来说是幸福的。

 

我最近在一个叫《相思树》的电视连续剧里听到了我几乎能倒背如流的《致橡树》,这是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写照。我那时候整天泡在舒婷的诗里面,陶醉于里面思辩的力量和楚楚动人的感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那时读这样的诗,再听简爱对罗彻斯特先生说: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奠定了一辈子的精神核心,虽然也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永远不会设想躺在某一个人的怀里享受他奋斗来的一切,哪怕他愿意。

 

《相思树》里上海的康凯资助云南的晓牧上大学,但晓牧把机会让给了弟弟。晓牧到上海打工偶遇康凯,被他深深吸引。为了这种爱她跑到康凯的饭店打工,为他打架,去他家做保姆,为他带孩子。为了配得上康凯,她重新复习准备参加高考,以能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可正在这里,康的妻子尚洁因为遇人不淑而自杀,康凯把对方打伤入狱。晓牧大学毕业后一直等着康,但康出狱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建筑工地干活,铁着心不见晓牧并冷酷告诉她:我不爱你。就这么着一共演了二十九集,等到康凯从美国大公司回来,晓牧也当上了杂志的主编,他们才终于走到一起,其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我觉得前前后后两人的拒绝都是为了有朝一日“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既不想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这里面的精神和情感是我特别熟悉而认同的,也许是因为无所托的爱情是没有安全感的吧,很多时候我们只相信自己,如果自己不值得相信和赞赏,我们不会相信别人能长久地爱上我们。所以,现代女性是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但很多时候要像英勇的火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