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效益最大化田螺姑娘灰姑娘水晶鞋 |
上大学时班里有个男生,属多才多艺啥都会一点的那种,光乐器方面就有口琴二胡小提琴等选项。平常他也不太表演,一般是女生到男生宿舍去的时候才表现一下。这也可以理解,青春期没有在异性面前表现的冲动那是不正常。问题是他太精了,精到每一次出手都要算好时间。有一次我们女生去男生住的那个楼,班里的男生住四楼,我们刚上二楼就看到一个人快速往上跑,当然认得出来喽,我们班的多才多艺,还以为他害羞呢!没想到我们刚到四楼就看到多才多艺已经特镇定地肩膀上夹着小提琴在那里拉上了。他这是在女同学面前摆POSE呢!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做的事有个效益最大化,电视和电影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一些范例,比如弹钢琴的人总是在得大奖的消息总是会被分手很长时间没联系的人看见,眼泪从眼眶滑落的瞬间总是在最爱的人面前。受这些文艺作品的暗示我们希望生活里也能这样:偶尔做的一顿饭被众多朋友吃到并以此为榜样回去教育家里老婆,工作中的每个辛苦的细节每一次熬夜都能被领导知道。
可是,哪有这么巧呢?
我的一个朋友说最近的一个项目他不想做,我问为什么,她说老板三个月才回来,他看不到过程中她的辛苦和作用。我说:他会知道的呀!她说:没看到光知道是不会有感性认识的,没有感性认识记忆是不长久的。我明白了,她习惯了做事有人捧场。话说过来,有人捧场的事做起来的确开心。
但很多时候做事是不可能有最大化效益的,生活又不是戏剧。田螺姑娘效益最大化是现身的个一刻,铺垫做足,靓丽出场。现实中很多田螺掌握不好这个时机,隐身做,现身时已经头发枯黄。很多螺丝钉甚至连现身都不会,一直在角落里。以为是灰姑娘啊,仙女老鼠帮帮忙一样在王子面前闪亮。就算只有十二点前的一点时间,瞬间就是永恒。这真是效益最大化的典型案例了。相反她的两个姐姐是反面教材,为了穿上水晶鞋把脚后跟都切了还是没收获。
我们经常拿灰姑娘激励自己,可平常人的人生基本上是姐姐的人生:做足了功夫,收效甚微,甚至,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