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的规律正被打破 新的力量正在诞生

(2009-07-10 15:42:14)
标签:

财经

分类: 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从今年4、5月份开始,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以前历次股市见顶的走势特征(我们均以沪深300指数和交易金额为例):

 

    第一,沪深300指数的2月份交易金额2.13万亿,4月份指数比2月份上涨了20%以上,但交易金额却基本持平,考虑到市值扩大因素,换手率已经开始出现了下降。到5月份后更明显,沪深300继续上涨了5%以上,但成交额进一步下降到了1.8万亿,而6月份指数加速上涨了14.7%。量为价先的规律出现了。

 

    第二,4月份开始,市场每日涨跌的宽度(即上涨个股数量与下跌数量对比),越走越窄,经常出现指数虽然上涨,但是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数量的现象,涨幅超过指数的个股数量少之又少。散户的人气出现消散的迹象。

 

    第三,历史上每次大级别行情都存在龙头板块贯穿行情始末的现象,然而自2008年11月份的上涨以来,似乎没有大家形成共识的龙头板块。新能源?有色?煤炭?似乎都存在分歧,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在无论哪个板块出现回调的时候,指数依然都在上涨。而历史上龙头板块的回调往往都伴随着指数的回调。

 

    在上述几个“顶部规律”出现的前提下,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私募等资深人士)开始出现了谨慎、甚至看空的言行,可以说如此众多的知名人士都判断了见顶。从历史经验看,老江湖们对市场波动规律的把握的准确率是颇高的。然而这次却出现了“意外”,在众多国内老江湖看空的同时,指数依然反复出现了上涨。

 

    仔细总结所有相关事实、数据,以及相关参与者的言行,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老的运行规律正在被打破,主导市场波动的力量出现了变化!

 

    我们注意到,自去年来凡是从宏观逻辑角度判断市场的人士,基本正确把握了行情的变化,通常他们按照如下几点进行思考:

 

    其一,宏观经济见底复苏、中国率先起来;

 

    其二,全球、包括中国流动性充裕;

 

    其三,在二者具备的前提下,坚定看多、甚至牛市。

 

    这些人是典型的海外资本市场投资逻辑,彻底的自上而下分析宏观经济从而决定资产配置,几乎不受我国历史上股市波动规律的影响。随着信奉宏观逻辑力量的日益强大,这套思路逐步成为了国内市场波动的主导力量,可以说,2009年市场的上涨具备了分水岭的味道。

 

    我们回顾一下力量是如何转化的:

 

    首先,外海资金逐渐介入国内市场(QFII等);

 

    其次,海外工作和留学过的人员,进入国内机构从事投资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包括国内新近毕业的学生,也是受到了海外这种投资思路的熏陶;

 

    再次,2008年市场的洗礼,令投资者全面认识到了宏观分析的重要性,强化了本土人员对宏观逻辑的认同。

 

    在确认了“过去的规律正在失效,而宏观逻辑主导市场的力量已经形成”的认识上,我们仔细判断宏观逻辑,经济依然在持续复苏、流动性依然充裕,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对市场采取相对正面的态度自然也顺理成章了,而根据过去所谓的经验规律,对种种见顶迹象忧心忡忡则显得没有必要。

 

 

 

(交银先锋基金经理 史伟)

 

    预知交银施罗德更多投资观点,敬请访问官方网站:www.jysld.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