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一个高科技行业,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就更加回归到这一属性。高科技行业必须有高投入,原来由Turnkey模式引出的产业链分工的模式支撑不了。高科技行业必须有高投入还得有高产出,现在这种既有运营商(定制模式)、电商挤压,又有价格战互相残杀的市场环境与行业需求相违背,自然会有企业在这种矛盾的漩涡中窒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行业一定是高集中度的,但绝对不会形成只有两个企业的“双寡头垄断”局面,毕竟,全球有每年近20亿部的市场总盘,还有大量的新兴市场在普及智能手机,其他企业还有机会。
谁会是把握住这个机会的企业?在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HTC日渐式微的当下,无疑中国手机企业最有希望。然而,在当下智能手机市场拼争的中国手机企业,又无一例外做得很辛苦活得很艰难。中国手机企业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会?去年12月,就智能化大背景下手机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路径,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曾与《中国电子报》记者深入交流,他提出智能和移动互联大背景下企业要生存必须“大布局”。今年7月10日,金立在北京盛大发布ELIFE品牌和新的品牌战略,并发布集结了当前业内产品中很多个“第一”和“最好”的旗舰智能手机ELIFE E6。在笔者看来,这次产品和战略的亮相,正是刘立荣“大布局”思想的具体体现。如果说当时的那番交流是当今手机人的痛苦和思考的话,今天的布局亮相则代表了他们的努力和拼搏。事实上,金立布局的很多方面也和今年以来一些中国手机企业的做法不谋而合,一代手机人在不懈努力。
智能时代,刘立荣的四个关键词
“手机现在的大背景是智能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应该做好自己的准备,因为这个大背景的结果……”2012年12月12日,刘立荣点起烟、铺开纸在其办公室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展开了他的智能化思考。其时,金立集团刚刚进行完新一轮的内部架构调整,金立员工这样描述老板:平时总是笑嘻嘻的,举重若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人感觉到形势严峻。
善于用围棋思维思考问题的刘立荣向记者摆出的智能手机时代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同质化。所有人都认为智能手机会越来越像PC,确实,这样的趋势和倾向是存在的。但是除了产品硬件的同质化外,手机和PC是不一样的,是有个性和时尚的特点。在手机市场,品牌的号召力也是不一样的,苹果三星能卖四五千,是有其原因的。”刘立荣说,“消费者对PC的认识和对手机的也不一样:PC更多是一种工具或设备,用其处理工作时,不太会关心是什么品牌的,而手机是哪个品牌的,消费者是很关心的。所以硬件同质化下,手机还有对品牌的不同诉求,对时尚的追求。”刘立荣的观点是,消费者对自己随身携带并需要外露的东西的品牌需求更高,而手机就有这种特性。“PC卖出去后,厂家和消费者的联系就结束了。但手机,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厂家必须给消费者提供持续的服务和联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的售后,更多是内容上的。不同的厂家或者品牌的产品体验和内容上的持续的支撑服务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些属性和消费者需求,确定自己的方向。这种认识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做法。对于金立来讲,我们是这样认识的:虽然同质化,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对产品的认识,以及产品使用以后的持续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围绕这三者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的东西。”刘立荣说。
“第二个关键词是品牌。手机品牌为什么比较关键,再往后发展,品牌生存的空间和数量都会有限,全球的品牌数不会超过10个。所以,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规模,也越来越要有全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未来的洗牌一定会很厉害。如果说在功能手机时代靠差异化在局域市场要生存还比较容易,在智能时代,要靠差异化生存还不太容易,企业要生存,需要有大的市场准备,大的规划和气魄进行到这个行业。要充分认识到,未来就那么几个品牌会留下来,一个企业要生存,就一定要达到很高的高度。所以企业必须做好全面的布局。”刘立荣说。
“第三个关键词是4G。现在我们在快速普及智能和3G,但4G马上就来了,这是市场现实。从3G到4G的过程我觉得会比较快,因为有中国移动这个很大的推手,3G就会成为一个过渡性的技术。在这个快速变化过程中,对手机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上的、管理上的。因为变化很快,因为4G就这么快会来,企业应该在技术上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把握未来的能力。”
品牌至上,国产手机拼价格死路一条
7月10日,与金立全新品牌主张“真·享生活”一起发布的除了ELIFE这一个品牌外,还有一款产品和一个平台——集结了当前业内很多个“第一”和“最好”的金立旗舰手机ELIFE E6和其基于安卓深度优化的软件操作平台——Amigo(中文名“朋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活动上,金立请来了中国联通、京东商城以及全国各大销售渠道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其中中国联通已经定制了E6,京东商城会首先发布E6,金立还请来了其在海外的代理商,其中仅印度代理商就有8家,所有种种,都可以看成是刘立荣对于智能时代上述思考的落地。而刘立荣也恢复了往常的笑容,连现场主持人都夸赞刘立荣是“接触过的笑容最多的一位老总”。
无论是同质化、品牌、4G或者电子商务,甚至还有很多可能没有提及的关键词,刘立荣的观点是面对已经全然不同的智能手机环境,要想在未来的手机市场立足必须有“大布局”和“大战略”。
“这个大布局,其实是全球性的业务布局,全球性的品牌布局,包括面向未来的研发技术实力的布局。”刘立荣说,“大布局首先是品牌战略,不是为未来一朝一夕,不是一城一地,而是品牌战略。我们要坚持走品牌之路。”事实上,关于品牌、关于研发、关于未来的软件实力的角逐,金立的准备在日前ELFIE品牌、E6、Amigo的发布上都得到了体现,这就是刘立荣的布局。
“大布局还应该是一种针对未来的全球性战略。不应该局限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也需要品牌。现在出口,ODM业务肯定是不好做的,因为它拼的是成本。金立现在在海外更为重要布局是在自有品牌上。”这是半年前刘立荣告诉记者的。这次发布会上,刘立荣正式向记者宣布:“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把所有的ODM停掉,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全面建立金立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