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WC2012终端可期(写于2月27日)

(2012-02-29 18:29:37)
标签:

杂谈

晓东
    一年一度的世界通信大会(MWC2012)已经在巴塞罗那拉开帷幕,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巴展”的通信界盛会,也是通信终端流行趋势的风向标。一周前,S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器件技术服务总监Stuart Robinson发表了他对2012年巴展上的手机技术的展望,借助这位全球知名专家的判断,加之这两天大家热议的内容,笔者也来列一份巴展移动终端的“期待榜”。
    四核处理器。NVIDIA的四核Tegra3处理器是手机界人士非常期待的产品。真的有必要在手机中使用四核处理器吗?四核能增加什么功能或体验?功耗能得到改善吗?这些业内人士都将信将疑的问题,只有在对产品进行体验后才能找到答案。HTC早就宣布在今年巴展上发布嵌入了NVIDIA Tegra3处理器的智能手机,终端界很多人也准备冲它而去,一睹为快。为此,HTC专门在27日展会正式开幕前安排了新闻发布会,时间是巴塞罗那当地时间2月26日21:00~22:00。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巴塞罗那时间26日15:30,此前对四核产品秘而不宣的华为终端召开发布会,重磅推出配置了华为自主设计的四核芯片的智能手机新品华为Ascend D quad,并宣称主频为1.2GHz/1.5GHz、规格为12×12mm的四核处理器K3V2是目前业界“速度最快、体积最小、发热最低的四核移动设备处理器”。当然,高通和三星也会有四核CPU展示,但是,究竟四核产品是不是有必要用在手机上?K3V2和Tegra3孰优孰劣?有了商用真机产品,离答案见分晓也就不远了。
    英特尔Medfield微处理器。摩托罗拉和联想都会在巴展上展示采用英特尔Medfield芯片的Android设备。在走过很多弯路之后,英特尔这次能否凭借Medfield微处理器在手机领域生根立足是很多业内人士都想解开的谜题。搭载了英特尔Medfield微处理器的智能手机的表现力如何?与基于ARM内核的处理器相比,其功耗表现怎么样?很多下游整机企业的研发和采购人员估计现在正在相关展台上研究这些问题。
    新技术在手机显示屏上的应用。芬兰Senseg公司前不久研发成功了一款带真实触感的触控屏,与传统的通过触碰引发设备震动的原理不同,该触控屏通过屏幕表面的静电场模拟手指和屏幕间的各种不同摩擦,从而使用户产生真实的纹理感觉。据悉,这一技术还需要一两年才能登陆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但专业人士还是希望能在今年的巴展上目睹其芳容。而另一个肯定被展出的是高通MEMS技术公司推出的mirasol显示屏。该屏不需要背光源,通过自然光线的反射就能让用户看清楚屏幕内容,今年巴展上也会展出现已宣布商用的、配有mirasol显示屏的四款产品,包括Kyobo电子书、汉王C18、盛大Bambook和Koobe“金庸”电子书。但是,真正的行家所关心的问题是:mirasol是否能应用在手机上。高通前不久宣布收购Pixtronix技术,以获取该公司的PerfectLight MEMS显示技术,那么高通又将如何把PerfectLight MEMS技术融合到低能耗的mirasol显示技术中呢?
    有趣的应用。智能手机是应用为王、软件为王的产品,巴展上少不了有趣的应用,笔者已经听闻的就有两个。一个是瑞典公司Scalado推出的名为Remove的图像处理软件,其亮点是可以智能地移除照片背景中的人物、建筑物,它不同于一般做图软件的移除功能,而是通过长时间延迟曝光对周边场景进行静态分析,并在拍照前不断地去检测周围环境,拍摄完成后通过区域识别将动态物体去除,并还原周边场景,最后组合出完整图像。另一个是韩国公司Rsupport发布的智能手机远程解决方案Mobizen,用户可以通过PC远程查看和控制他们的智能手机,在手机丢失时,用户可以通过Mobizen修改密码或者关机。听上去虽然很有意思,但也让人们对数字时代的真实性、安全性产生怀疑,不是吗?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邀请一些奔赴巴展的手机企业高层在观展回来后给《中国电子报》写点感受,其中有一个答复是:“或许感受很多,但有一些涉及到将来自己产品的商业应用不好透露”。不难看出,观展者真的是带着寻找新亮点的目的去巴展的,但愿展会不会让业界人士失望,尽管那样笔者有可能得不到权威人士对巴展的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