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三网融合不仅仅是网络的融合,也是业务的融合。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原来以业务种类划分,分别形成垄断业务的局面在三网融合形式下将发生变化,按照这次出台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也就是在业务上双向进入。
事实上,双向进入的尝试广电和电信双方各自都已经努力了很多年,如果说2008年以前有“82号文件”的政策壁垒的话,那么从2008年起,在技术、市场,尤其是政策的推动下,双向进入的业务融合进程加快。据统计,中国是近年全球IPTV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截止到2009年底,上海已建成全球最大的IPTV本地网,并且是唯一用户规模过百万的城市;江苏、广东等地的IPTV用户规模也均已突破60万。在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方面,全国已经有28个省的337个地级市实现网络覆盖并开通信号。此外,广电企业通过对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既实现数字电视转换,也推进着互动电视、宽带接入等业务的发展。
尽管如此,目前这些业务的发展仍处于瓶颈期,例如IPTV遇到节目内容匮乏和业务模式单一的瓶颈;CMMB面临收费与发展受众的矛盾等等。这些困难和困惑提醒我们:双向进入和融合业务带来的机遇十分明显——不仅给双方增加了业务种类而且衍生出很多新的业务形态,但是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些挑战将各类竞争者放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优劣难辨,机会均等。
业务的运营管理能力是最大的挑战。三网融合的新政策出台后,笔者从广电领域听到的最多的担心是“电信运营商市场化能力很强,同台竞争恐怕不是对手”,其实电信运营商又何尝能胜任多业务条件下的运营管理。笔者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全新的融合业务给了抹平已有管理差距的机会。时代华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商业内容公司,其市场化能力和战略水平都是一流的,10年前,它收购美国在线(AOL)的举动被多少人盛赞,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于去年年底彻底剥离了AOL业务。在多业务条件下,尤其是新业务模式下,在网络管理、客户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上都面临全新的改变,如何通过科学的有效管理持续推出好的业务,缔造自己在三网融合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内容将持续困扰中国产业界。新政策明确后,笔者从电信行业听到最多的议论是,内容为王,三网融合后,广电倚仗内容就足可以让电信运营商处于弱势。虽然国情不同,这里依然可以例举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第二大的宽带网络即IP电话服务提供商Comcast来反驳上述观点,Comcast已经为渠道仍可以反过来掌控内容提供了成功案例。在我国,作为产业竞争来说,目前应该担心的恐怕不是谁拥有内容,而是谁都不拥有优秀的、足以让消费者买单的内容。三网融合的深层涵义,恐怕也有培养我国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意思。
业务模式还比较单一。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是目前提到最多的融合应用,脱离不了节目源,也就摆脱不了内容贫乏的弊端,这暴露出另一个问题,目前的三网融合业务模式还比较单一,以传统娱乐内容为主,信息消费模式还不够丰富。
当然,上述挑战并不是说融合业务很难成功。时代华纳AOL没有做成的产品,新闻集团、迪斯尼和NBC合作推出的线上视频服务站点Hulu却获得了巨大成功。新兴的融合业务的不仅在于谁想到得早,更在于想得全,有明确的计划,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还知道要怎么做。三网融合给业界创造的不是谁去兼并谁的机会,而是一起做新的蛋糕——新业务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