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侧充电接口终将统一

(2009-12-11 22:35:35)
标签:

杂谈

——第二版手机充电器标准解读

手机充电器标准,即业内所说的YD/T1591-2006标准,颁布于20061214,全名《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在社会对统一手机充电器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历史4年推出的。这个标准,结束了手机充电器由手机企业自行决策,充电器样式五花八门以至于更换手机后充电器常“被迫淘汰”的局面。这一标准规定了手机充电器采用“电源适配器+线缆+手机”的三段式结构,从而阶段性的统一了充电器侧接口,使得手机充电器第一次实现了通用。手机还可以通过线缆连接到电脑等装置上充电。

按照预定计划安排,在两年多实施的基础上,2009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又正式下达了YD/T 1591 标准的修订项目,修订工作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的统一领导下展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作为主要负责单位对2006年版的手机充电器标准组织进行修改,并于日前完稿进入审批。且有可能在春节前获批。为了了解刚刚完成标准制定工作的第二版YD/T1591标准的出台背景和细则,《中国电子报》专程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的何桂立主任及相关起草人。

新版标准酝酿三大改变

据何桂立主任介绍,与2006年颁布的YD/T1591(第一版)相比,YD/T1591(第二版)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大的改变。

第一是将手机侧的充电/数据端口进行了标准化。对第一版没有规定的手机侧充电接口,在第二版中以三种接口可选的方式呈现,分别是Mini USB(包括10pinmini USB)、Mirco USB以及2mm圆柱形接口。

第二进一步扩充了电源适配器的应用范畴,不仅适用于手机,也可用于其他小型家电等ICT设备(如,兰牙耳机充电、剃须刀充电等)。并扩充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充电,也适用于数据传输接口。

第三是对电源适配器的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电源适配器应当长期使用,就必需对其可靠性和耐用性以及材料的环保性有更明确的要求。新版标准从材料上对壳体塑胶材料提出了要求,除了避免易老化的材料外,还强调材料的环保性,同时也对接口的寿命增加了描述。

不过,何桂立表示,新版充电器标准最重要的,对产业界影响对大的,是对手机侧的接口进行了统一。

分步统一手机侧充电端口

 “其实在做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就是想规定手机这一侧的接口,因为这才是最佳方案。但由于2006年做第一版标准的时候,产业界准备度比较差,手机侧接口七国八制,业界对手机侧进行统一的想法几乎没有,而我们的标准又希望定了就要执行。鉴于产业发展情况和适应度,决定采取分两步走策略:先把充电器侧通用接口确定下来。”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先统一规定充电器的通用性、互换性,以及充电器测物理接口,不改变手机那一侧物理接口,手机厂家适应起来会比较容易,符合当时我国产业界的具体情况。任何一个标准的制定都是多方面考虑和协调的过程。

三段式结构这一创造性发明使得手机充电器最终统一的目标可以分步实施:要符合2006版的YD/T 1591标准,手机企业更多只需对机器内部的电路适配进行考虑,不牵扯外部物理接口的变化,企业适应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经过半年的过渡期,2007614日,当时的信息产业部规定在移动电话机进网检测中正式执行YD/T1591标准。

“经过快两年半的市场转换,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产业界已经意识到手机接口统一的必要性,在企业内部实施了统一,现在市场上的充电器在手机侧其实已经趋向有限的通用形式,时机已经到了。”何桂立告诉记者。其实从2007年实施标准后,泰尔实验室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单位一直在做引导性的宣传或鼓动工作,让各企业有心理准备,为将来实现手机侧端口的统一,提前考虑到底企业愿意通用到什么样式。

2008年底,一个针对手机数据和充电端口进行调研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在电信终端测试技术认证协会(即TAF论坛)结题。这个项目充分研究了我国市场上各厂家的手机端口的现状,探讨了端口通用化的可行性。“这个研究报告对我们后来制定手机侧的端口通用标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何桂立表示。2009年年初,在软科学研究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相关任务,条件和时机已经比较成熟了。

三类接口将淘汰权交给市场

充电器与手机的接口五花八门,中国市场上有8pin(注:pin是对进行电路连接的管脚的英语称法,业界也叫pin脚)、12pin18pin甚至20pin的,也有Micro USBMini USB口的等。在分析每一种保有量的基础上调研人员发现,MiniUSB(包括10pin的兼容式mini USB)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用量相对最多的手机侧充电器接口。不过,经过跟踪研究USB-IF标准发展,Micro USB Mini  USB 升级接口,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充电器更加宽泛的应用范围,标准修订组将手机侧端口确定在三种形式而不是一种:一种是mini USB(兼容10 PIN)的,一种是micro USB,还有一种是直径2mm的圆柱形插头,不带数据传输,只做充电用,不仅用于手机,还可以用于其它ICT设备

Micro USB是考虑到将来发展的方向,从USB标准组织来讲,Micromini的改进型,从可靠性到小巧性上都比mini的好,有替代mini USB的作用。”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孟梦工程师介绍说。据悉,GSM组织(GSMA)在2009年年初提出统一充电器接口计划时,就只确定了Micro USB一个为手机侧端口,但GSMA给的企业的适应时间很长,到2012年才过渡完毕。而中国的标准是放入入网许可要求短时间内执行的,所以只能在标准中给企业以选择的空间。

选择2mm的传统接口竟然也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智能手机虽然是将来发展方向,但考虑到价格和信息安全的问题,我们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有人使用简单手机,其中不排除有人使用专门的信息终端再外加一部简单手机进行通话的情况。所以选择了2mm充电接口。”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张夏工程师介绍说,“而且这种充电器可以为蓝牙耳机及其他小型电器充电。”

市场手段扮演“临门一脚”

确定了上述三个接口和扩充原则,标准修订组将第二版的手机充电器简称为“一三多”应用模式,即“一个充电器、三条线、多种终端”何桂立说这才是向节能环保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充分扩大充电器应用的范围,就能更进一步节能。一方面,充电器的节能要求已经涵盖在标准里了,另一方面由于通用,可以省去其他小型设备的充电和供电装置,整体量少了,对环境也是一种贡献。”他说。事实上,目前ITU也是这种思路。今年5月,ITU焦点组与原来只负责电磁兼容、可靠性安全性的SG5融合,SG5的职责范围扩大到关注整个ICT产业和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今年10月在ITU大会上通过的“通用移动终端及其他ICT设备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器方案”,更是明确将范围扩大到ICT设备。

当然,即便是给企业更多选择让市场统一最终端口方案的“三条线”,还是涵盖更多ICT设备,省掉多余充电线的“多种终端”,标准的制定必需由市场领域的实施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希望看到的理想情况是,将来手机和其他ICT设备的充电器是分离卖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充电器,买手机或其他设备不得搭赠或搭售充电器,就像超市塑料袋不能送必需买一样。”何桂立表示,“不做到这一步,我们制定标准就失去了意义,但这一步需要社会其他部门协作。”根据他的推算,YD/T 1591标准实施已有近两年半,而工信部发放的手机入网许可证的有效期是3年,也就是说,基本上目前市面上的两段式充电器已经快消化完毕,手机和充电器分离销售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