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本报记者 连晓东
在我国手机产业近1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三个比较集中的区域: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就在这三个地区的手机产业进入整体发展的平稳期时,地处珠三角的深圳却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手机产业群。尤其是在2005年我国手机生产实施核准制之后,深圳手机产业甚至发展成一股超越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原有手机产业的独特力量,以其在研、产、供、销上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球手机行业不能忽视的力量,产业内甚至有“全中国流通的手机产品中有一半来自深圳”的说法。
究竟深圳年产手机几多?
有关深圳一年到底生产了多少部手机的问题一直难有标准答案。原因众所周知:信息产业部只能统计到获生产核准企业的出货量;市场调研公司只能调查到固定卖场的销售量;海关总署只能掌握正式过关手机的进出口量。而真正能代表实情的数据,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深圳平均每天发往全球各地的手机产品差不多有20万部,全年有6000万~7000万部。”常驻深圳的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手机经销商联盟秘书长孙文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他的这个数据,基于对深圳十多个手机整机及零配件交易市场交易量和几个大厂的出货情况的统计。
“不能说中国用的手机每三部中有两部来自深圳,但至少有一半是深圳提供的。” 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的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副局长、工学博士陆健认为。
末端难以统计,求助源头或许有用,毕竟上游的手机芯片提供商并不多。在记者询问了手机芯片供应商,尤其是几家主要的国产手机芯片供应商后,综合得出下面这一惊人结果:预计2007年,中国市场消耗的手机芯片为2~2.2亿,其中,本土企业占50%-60%,而其中深圳企业的贡献率大概在50%。
这就意味着,记者从三方渠道得到的数据竟然惊人的相似,今年深圳市的手机出货量估计在6000多万部,占国内手机出货量的一半。
产业集群是最大魅力
当地媒体界有一句文绉绉的说法:“一条深南路串起深圳手机产业链”。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深圳手机产业在这条狭长的东西向的主干线上的分布情况:制造基地汇聚科技园,设计公司扎堆车公庙,经销商云集华强北,产供销研一体化的完善产业链正是深圳手机产业的最大特色。
“全球第一大手机代工厂富士康(Foxconn)一天从深圳海关出口8000万美元;华为和中兴已经成为今年手机出货量最大的两家国内公司,他们都在深圳。”陆健表示。富士康是出口加工型的龙头企业,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主要代工厂;华为、中兴是自主技术的龙头企业,今年两家的手机出货量总和已经超过3000万部,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这些企业在本地所产生的龙头效应非常明显,他们培养和带动了完整的产业链。”陆健说。而深圳手机产业最有魅力的地方,正是庞大而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拥有整机、芯片设计、零部件配套、制造、销售渠道等完整的产业链。
“在深圳,沿着深南大道走一遍,你不仅能找到制作一部完整的手机的所需要的全部环节,甚至还有可能找到买主,你就等着收钱吧。”这种看似极端的说法并非异想天开,事实上,有很多稍微懂点电子技术的人怀揣原始一小笔款项投奔深圳而来,就是听到了业界的这种信息。在深圳庞大的手机产业集群中,每一个小领域都可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这就是深圳手机产业的活力和魅力。
信息产业整体环境造就
是什么造就了深圳不同于其他手机生产基地的活力与魅力?虽是采访与手机相关的产业话题,陆健一再向记者强调深圳市手机产业能达到现在的产业规模,与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环境密不可分,不能孤立地看手机产业的发展。深圳手机产业的规模崛起得益于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丰厚土壤。
在深圳,从工业角度已经形成了几大支柱型产业的架构: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第二是金融产业;三是物流业;四是正在极力打造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新型的数字内容产品)。
这四大支柱产业的核心当然是高新技术产业。
“去年仅高新技术产业占了深圳市GDP份额的31.5%,是全国占比最高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中,我们尤其以IT产业为主。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80%~90%来自IT领域。”陆健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去年我国的IT产品产值占全球18%,仅次于美国20%的水平。而从信息产业部公布的去年全国IT产品产值各地所占份额情况看,广东省占全国IT产品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深圳市则占到了广东省IT产品产值的一半甚至以上份额。所以深圳市在全国IT产品产值中的占比可以测算,深圳市的信息产业产品产值在全国几乎居最高水平。
生产链和供应链是两大基石
手机是电子信息产品中非常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高科技综合体,涉及到集成电路、通信、软件、工业设计等方方面面,对产业链的要求很高。在深圳,从小的灌注螺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包括TFT屏,都有完整的供应链和生产链。手机、MP3、MP4等电子产品,在其他地方很难整套供给,在深圳,只要在华强北走一圈,就能全套搞定。这从生产链保证了手机产业发展的土壤。
“信息产业,我认为简单归纳就是硬件和软件,再加上一些小的零配件。硬件就是集成电路,软件就是方案集成。深圳从事这两个领域的企业非常多。”陆健副局长表示。可以说,深圳拥有完整的IT产品产业链,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生产,到集成电路在各个环节的应用,深圳拥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手机产品在深圳很容易实施的原因。
另外,深圳的供应链非常完整。“去年我们国家进口了差不多1000亿美元集成电路,其进口量超过任何商品。而集成电路的进口量中,绝大多数是从深圳口岸配送给全国各地的。”陆健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深圳拥有国内最大的华强北电子市场。去那里,你会发现南来北往的人流,带动了这一带的经济发展,也给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深圳,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比较:从空间区域看,华强北比上海南京路要小,但资金流量看,却不见得弱于南京路。其原因就是在华强北电子市场,流动的是集成电路,体积很小但含金量很高,不是其他传统行业能企及的。
据介绍,华强北正日渐成为全球市场的手机采购中心,很多华强北的企业正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在埃及、阿联酋、印度等地开设了经销公司。
政府是幕后“助推手”
“这些都造就了手机这个时髦东西能在深圳迅速规模化发展。国家批了90多家手机生产厂商,差不多有40多家生产总部或者经销总部设在深圳。”陆健告诉记者。
深圳市政府对手机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在深圳的内部文件或规划中,把手机产业定位得非常高,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不定期发布专门的手机产业发展报告,这在其他省市是很少的。
“手机在我们内部统计中归属于数字终端产品,同列的还有MP3、MP4、GPS导航系统等。后来我们又挖掘出手机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所以我们给予重点支持。”陆局告诉记者,“我们要么通过贷款贴息,要么进行研发资金支持,要么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宗旨是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目的是把深圳的手机产业优势发挥出来。
据悉,在深圳市每年6~7个亿的科技产业专项发展经费中,近年来与手机业务相关的自主研发技术的获批比例增加,不仅是手机整机企业,还包括微型接插件、显示模组等配件企业。
“仅今年,深圳市科信局就多次召开手机产业发展研讨会,频率几乎是每月一次。我们还连续几年组团参加了天津的手机展,深圳展团连续几年是参展人数最多、参展企业最多、参展的产品种类最多的。”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民办科技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欧阳建国告诉记者。
深圳手机产业应量变到质变
深圳手机产业的今天的发展规模,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手机产业的深圳现象值得业内外关注和思索,而身为深圳手机产业集群中的一分子,则更应该考虑的如何将个体从量(销量和利润)的积累上升到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力)的飞跃,
“深圳手机市场还有很不规范的地方,不仅是正牌手机的集散地,也是很多水货手机、翻新手机的集散地,走私元器件的销售也常有发生,这些不正规的行为一时间似乎增大了市场的流通量,但长久下去,反而会砸了自己的牌子。”一位从事手机贸易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确实,深圳手机圈内已经形成了将深圳打造为全球“手机之都”的舆论,但是记者也常听到深圳是“黑手机之都”的戏谑提法。前年以来,深圳生产的手机开始被海外代理商批量采购到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已经成为国际手机贸易市场的一个主要货源,如果因销售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手机而重蹈国产手机当年的覆辙,在海外销售市场建立了不好的口碑,到时候深圳手机产业失去的,恐怕不是一时的销售额。
其次,深圳手机整机企业很多,可以销售自有品牌手机的企业也很多,但尚没有形成强有力手机品牌。对消费而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都是有很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手机品牌,而国内的手机企业中,曾经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因为质量等问题缺乏美誉度和品牌价值,迄今还没有出现广为消费者接受的手机品牌,深圳庞大整机族群中也没有。中兴、华为虽然在手机出货量上占翘楚地位,但多做手机贴牌,其品牌仍属于通信设备品牌;康佳、TCL虽然做手机很多年,但他们的品牌形象仍归属于传统家电;有一些手机品牌如金立、酷派似乎在成长中,但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很有限。虽然从产业发展看品牌是最外在的东西,但对企业的永续经营而言,品牌是最大的财富。手机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深圳手机产业现有蓬勃发展态势,打好品牌基础。
还有,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深圳手机产业集群中的上游环节,例如设计公司和套原材料的研发。举例而言,大部分的深圳手机设计公司并不关注就在眼前的3G,或者说口头上关注,行动上迟缓。他们的理由是:“GSM还很好赚钱,稍微改点功能就能卖出好几套方案,不用去想没眼前市场的什么3G、WiMax。”深圳的手机研发公司,喜欢小规模作元器件、零配件公司,很少有将视角放到长远的企业,例如未来更尖端的移动通信技术和配战,100人以上的规模已经算是大研发公司了,它们不同于北京或上海的研发公司,动辄上千人以上规模。虽然多大规模才是手机设计公司应有的业态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规模大的企业研发实力更强,才有可能在同样的攻坚项目上先人一步,因为毕竟,研发是“人才游戏”。
手机配件企业也同样,深圳有最大的手机电池企业,有为数不少的小尺寸屏生产企业,但对新能源、新显示技术的研发上,深圳并不领先于其他城市,似乎与其在手机产业中的地位不太相称。随着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国家对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深圳的手机产业,应该考虑尽早走出“短、平、快、多”的量变阶段,实现深圳手机产业的飞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