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青岛。刚刚听到海信的人跟我说:国产手机又跌到30%以下了?中兴、华为、波导排前三?我因为此前知道一点所谓“新前三甲”的来龙去脉和背后故事,并不以为惊讶,当时就告诉他:哦,那是指出货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内市场份额。
回到宾馆上网一看,果真有这样的报道,是我博客所属网站的杰作,也符合我猜测中的来龙去脉,便随手就把网页关了。但后来又觉得有点什么,再次点开该网页仔细研读了一番,有一点点感触。
美国人注重实证研究,总喜欢做点field
test搞点数据做支撑,而中国人其实是习惯运用逻辑进行判断的。但西学东渐,我们这个行业也普遍认可了用数字说话的方式,包括我们写文章,常常喜欢用点数据,赛诺、GFK、CCID,结识了不少关系密切的朋友。而事实上,数据这个东西,看上去最可信,其实往深了想最不可信。其意思有点像草皮和高尔夫球场,看上去一片绿色,其实是对环境最大的破坏。数据的不可信在于,想要什么样的数据,根据样本采集的不同,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就所公布的这些数据而言,因为论的是出货量,包括MSN在中国所生产的所有手机,中国本土品牌的总出货量就会显得极其微小,而在这个情况下再令国产前三甲,其似乎意义很微小。就我所知,中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占总出货量的70%,华为可能更小,波导大概也是这样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产前三甲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内市场份额前三甲有非常大的出入。而我相信,第一个散播这个消息的人,是想混淆概念打个擦边球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数据没意义。
但当我第三次打开网页研读这则消息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些数据倒还有一定的意义。或许至少,它能说明目前国内企业中,谁代工做得最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