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破局物联网 需掌控平台规避“管道化”
(2009-11-30 10:21:11)
标签:
电信手机m2m3g网络物联网it |
三家电信运营商在收入增长指标上都遭遇了挑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9月,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256.9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3.1%,远低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与人通信市场”的饱和看上去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之相对应的是,以M2M(机器对机器通信)为表现形式的物联网则是一个待开发的金矿。据调研机构ABIResearch的保守预测,M2M服务市场将保持每年25%的增长速度,未来用于人与人通信的终端可能只占整个终端市场的三分之一,而更大数量的通信来自于M2M。
为此,电信运营商纷纷把M2M当作下一个战略性业务,纷纷提出了开发策略。为了避免在M2M市场仅作为数据接入、传输通道而存在,运营商应当在建立统一接入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深入服务过程提升价值,避免沦为管道提供商。
统一接入平台掌控话语权
M2M市场的增长潜力毋庸置疑,不过目前M2M接入技术多种多样,标准并不统一,各种信息也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之中难以实现互通,这是困扰运营商M2M业务发展的首要问题。对于如何切入M2M市场,建立统一接入平台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四川通信设计院高级咨询师程德杰博士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为了在物联网时代获取更多利润,掌控话语权,运营商应当建立一个多样化的综合接入平台即‘物联网网关’,把从前端采集到的多种多样的数据信号进行整理统一数据格式,实现统一传输、统一承载、统一存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形成信息孤岛,让不同行业的信息实现互通,创造出更多的应用。”
为什么不从前端通信模块物理标准层面入手呢?程德杰解释说:“如果从统一物理接入协议层面出发,将涉及M2M产业链中多个厂商,协调和谈判成本极为高昂,这不是作为企业的电信运营商所能够承受的,远不如通过软件的方式来的灵活。而且这样的统一接入平台,前端的供应商难以建立,可以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网络化、规模化优势。”
当然统一接入平台的建立,也有赖于传感器的标准化。一方面,M2M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商面对不同的开发接口,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另一方面,因为传感器标准不一,行业用户很难自由采购合适的终端,无法货比三家,受制于某个厂商的高价,进而也就无法成为运营商客户。
深度介入提升自身价值
目前M2M的市场价值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以大力支持物联网应用发展的中国移动为例,从2006年开始进行M2M行业应用实践,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移动已经在31个省开通了M2M业务,相关终端数达到3000万,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80%。
不过从目前已有的应用来看,运营商的M2M业务都相对简单,增值业务很少,大多数仅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如果长此以往,在物联网时代,运营商可能又将陷入“管道化”的困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运营商应当深度介入物联网应用过程,‘参与交易、参与服务’,提升自身价值。”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他表示,运营商仅通过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收取通信费并不是可取之道。比如水文监测、火警报警等M2M应用数据流量很少,如果运营商只做“管道”收益将极低。而运营商如果基于采集到的信息,开发出许多增值服务将改变这一状况。比如在电子商务中,运营商不仅可以通过电子标签技术提供电子商务交易物品追踪、鉴别服务,还可以参与整个交易过程,提供交易平台、电子支付等衍生服务。这样运营商将获取超额收益。
其实,在避免“管道化”方面,运营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业务所副所长于蓉蓉表示中国移动希望建立一个M2M的运营平台。首先是终端管理。中国移动将为合作伙伴提供电信级的终端管理能力,可以实时监控网络和终端的运营状态,精确地表述故障原因。其次,中国移动会提供托管服务。最后,我们将基于中间件,提供一个面向应用的开放开发环境,降低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的效率。这个平台还可以起到网关的作用,来简化终端和应用的接入。
实际上,中国移动这一M2M运营平台的核心思路,就是把运营商作为整个物联网的核心,深入到M2M应用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运营商自身的价值。
3G铺路掘金行业应用
客观来说,目前国内M2M业务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阶段,对运营商的收入尚未形成稳定的贡献。
不过3G给了运营商一个机会,运营商可以通过移动宽带网络开发原来以专网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
在2G时代,相对有限的带宽显然不能胜任所有的M2M业务应用。无线网络带宽不足,限制了业务信息承载方式的多样性,视频、音频等无法获得广泛应用,进一步限制了M2M的应用领域。无线网络带宽不足,还限制了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结构。一些传感器网络在本地采取蓝牙、WLAN(无线局域网)等方式组网,远程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汇聚,无线网络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将限制M2M组网的方式。
3G的部署则大大改善了M2M的网络基础条件,更高的带宽将唤醒大量沉睡的需求,这将加速M2M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谭学治教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3G的出现,将大大提升运营商利用公网提供M2M业务的服务能力。这将使得运营商在和专网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比如物流业利用3G不仅可以实现车辆定位、追踪,还可以实现视频实时监控。这些都是数据传输带宽较低的专网所难以实现的。”
此外,发展M2M也是3G网络的现实需求。3G的重点在数据业务上,以数据业务为主的M2M符合运营商的3G发展策略。而且,现在三大运营商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但是3G用户还很少,运营商需要去开发新的应用来充分提升3G网络利用率,M2M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现在M2M业务发展尚在探索之中,要想大规模推广,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建立起适当的商业模式。
相关链接
主流M2M无线网络技术
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
WiFi
由于WiFi在企业中已经应用非常普遍,故自然会考虑选用它来提供M2M连接。把WiFi用于M2M连接的主要优点是使用现有网络、速率高、前后兼容性好。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把语音、遥测和RFID融合在一起,一网多用可以简化管理、降低成本、减少干扰。
蓝牙
蓝牙技术目前大多数用在移动电话和消费类电器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蓝牙最初是瞄准语音的,但由于它功耗低以及比较安全,所以用于遥测也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蓝牙传感器的市场预期会很大。
ZigBee
Zigbee是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
M2M呈现5大趋势
M2M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将呈现5大趋势:
第一,技术的改进将使M2M的产品成本快速降低。
第二,随着通信网络融合和升级,M2M通信费用将大大降低。
第三,用户将更关注与业务密切融合的应用解决方案,以及M2M带来的创新服务。
第四,M2M专业化分工将快速形成,产业链协同更紧密。
第五,M2M是两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且其应用领域将从企业向个人和家庭用户方向延伸。
M2M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移动安防就是一种典型应用。
相关链接
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
WiFi
蓝牙
ZigBee
M2M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移动安防就是一种典型应用。
后一篇:FTTH向最后500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