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ptv数字电视张海涛通道it |
广电行业在进行数字电视平移之后,如果仅仅给用户提供和原
来有线电视一样的节目,并收取更多的费用是得不到用户认可的。同
时数字电视还面临着IPTV(网络电视)、互联网视频等交互式新媒体
的冲击。基于这两点原因,数字电视必须把双向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并在双向改造的基础上提供互动视频服务和丰富的增值业务。
正是看到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增加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来参加
今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的电信厂商都把互动
当成了自己产品的主要卖点,而且互动也是电信设备厂商相对于传统
广电设备商的优势所在。
广电对互动要求迫切
“如果数字电视不能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用户价值,数字电
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数字电视必须在双向改造的基础上实现双向增
值。理由很简单,在数字电视现有的单向平台上,我不认为我们的运
营商能够创造出给用户带来巨大利益的新业务。只有双向互动才能让
网络价值体现出来,互动能力是增值业务的源泉。只要实现了双向互
动,我们就可以把电视由‘看’的显示终端变成可‘用’的信息终端。
”天柏集团董事长吕品分析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需求的迫切
性。
实际上,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需求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数字电视自身开展业务时,需要靠互动拉动用户消费,加速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速度。这是内因。另一方面是由于IPTV、互联网视
频等具有强大互动能力的新媒体给数字电视带来的竞争压力。这是外
因。
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向下
一代转换,向综合提供话音、视频、网络接入等多种业务方向发展。
三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催生出了网上广播影视、IPTV、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新的媒体形式。据统计,2007
年仅全球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就达到1.05亿,未来3年用户规模还将保持
年均35%的增长速度。面对着这些新兴媒体的冲击,数字电视要迅速具
备互动能力,势在必行。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谈到互动新媒体对数字电视
带来的挑战时说:“数字化和整体转换不是最终的目的,数字化是为
了建立新的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
体的竞争。同时也是为下一代网络转换打好基础,为三网融合带来的
更加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不管是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通信网还是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它的最主要的特点都是集成综合业务的能力。所
以,有线电视网首先要完成双向改造和具备运营宽带业务的能力。”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也表示要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电信设备商借机而入
正是由于看到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今年参
展CCBN的电信设备商都不约而同地把具有互动概念的产品放在自己展
台最显眼的位置上,推出了互动数字电视产品,包括整体解决方案、
机顶盒、接入方案等。比如UT斯达康的“一步到位实现互动数字电视”,
华为的交互式数字电视解决方案等。而摩托罗拉也借助最近全资
收购的大华控股旗下的浙江大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杭州晶图微芯
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双向机顶盒。思科则把重点放在接入网领域,为
广电提供了HFC、IP等多种接入方式。
其实互动本来就是电信设备商“发家”的根本,这是因为不论是
基于文本、语音还是视频的电信业务都被要求有双向沟通能力。可以
说互动已经成为电信设备商的一种本能。
从本质上来说,IPTV其实就是具有较为高级互动能力的数字电视。
面对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这些电信设备厂商基于
在IPTV领域练就的“功夫”切入广电市场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UT斯达康副总裁赵柏峻说:“数字电视双向改造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交互式能力。而IPTV是一种更高级的交互式数字电视,本来就包括
交互式能力在内,所以数字电视产业在进行双向改造后更能充分利用
我们的奔流平台。”
当然,电信设备商切入广电市场并不是把原有的系统照搬过来,
而是针对广电网络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造,并把一些适合广电应用的典
型电信技术引入其中。
UT斯达康的“一步到位实现互动数字电视”提出了HFC下行通道
和G/EPON回传通道。
华为的交互式数字电视解决方案也提供了开放的业务平台,系统
允许引入多个CP、SP供应商,并且采用了电信领域业务与信令分离、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设计理念,确保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系统
的交互能力也非常强,可以提供点播、时移、录播、电视回看、信息
浏览、短信、游戏等业务服务。目前已经在重庆有线、宁波有线等地
有了实际商用。
电信设备厂商除了在互动能力的提供上有优势外,还有经济规模
优势。因为多数广电系统的设备供应商规模都相对较小,在进行百万
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双向改造时,其成本和供货能力将受到极大的考
验。
合作实现共赢
其实,电信设备商高调宣传互动的概念除了迎合广电的需求之外,
也在一定程度回避广电对于IPTV的忌讳。虽然在现实情况下,IPTV和
数字电视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从搭建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电信和广
电双方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IPTV离不开广电提供的内容,而
广电可以从电信的互动以及网络能力中受益。
杜百川表示:“三网融合不是网络和业务的替代,并不是以后有
线电视业务全由电信来做或者是电信的业务都由广电来做,这是不可
能的,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现在国家其实已经明确了允许广电和电信
可以在增值业务领域互相进入。”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高文教授也对《中国电子报》记
者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推动三网融合应该是大势所趋,互相
开放进行良性竞争,既对用户有好处,也对广电和电信双方有好处。”
在本届CCBN展会上备受关注的手机电视,也证明了广电与电信开
展合作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指出,广电与电信的合作是行业发展的
需要,也是双方实现产业共赢的最好方式。手机电视丰富的内容掌握
在广电的手里,而终端的管理和控制则在电信的手里,双方合则共赢、
分则两输。
在具体业务之上的监管层面,广电和电信也完全可以抛开成见,
进行紧密合作。
张海涛明确表示:“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与有
线电视网争夺用户、争夺业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妥善处理好与
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分工,发挥各自优势特长,
依法严格管理。要牢固树立开放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借
鉴电信网在交互业务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推动广电部门与
有关部门和谐相处、共赢发展,带动文化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对抗不如合作,广电和电信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合作的必要,能
够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来有线电视一样的节目,并收取更多的费用是得不到用户认可的。同
时数字电视还面临着IPTV(网络电视)、互联网视频等交互式新媒体
的冲击。基于这两点原因,数字电视必须把双向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并在双向改造的基础上提供互动视频服务和丰富的增值业务。
正是看到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增加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来参加
今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的电信厂商都把互动
当成了自己产品的主要卖点,而且互动也是电信设备厂商相对于传统
广电设备商的优势所在。
广电对互动要求迫切
“如果数字电视不能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用户价值,数字电
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数字电视必须在双向改造的基础上实现双向增
值。理由很简单,在数字电视现有的单向平台上,我不认为我们的运
营商能够创造出给用户带来巨大利益的新业务。只有双向互动才能让
网络价值体现出来,互动能力是增值业务的源泉。只要实现了双向互
动,我们就可以把电视由‘看’的显示终端变成可‘用’的信息终端。
”天柏集团董事长吕品分析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需求的迫切
性。
实际上,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需求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数字电视自身开展业务时,需要靠互动拉动用户消费,加速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速度。这是内因。另一方面是由于IPTV、互联网视
频等具有强大互动能力的新媒体给数字电视带来的竞争压力。这是外
因。
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向下
一代转换,向综合提供话音、视频、网络接入等多种业务方向发展。
三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催生出了网上广播影视、IPTV、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新的媒体形式。据统计,2007
年仅全球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就达到1.05亿,未来3年用户规模还将保持
年均35%的增长速度。面对着这些新兴媒体的冲击,数字电视要迅速具
备互动能力,势在必行。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谈到互动新媒体对数字电视
带来的挑战时说:“数字化和整体转换不是最终的目的,数字化是为
了建立新的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
体的竞争。同时也是为下一代网络转换打好基础,为三网融合带来的
更加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不管是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通信网还是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它的最主要的特点都是集成综合业务的能力。所
以,有线电视网首先要完成双向改造和具备运营宽带业务的能力。”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也表示要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电信设备商借机而入
正是由于看到了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今年参
展CCBN的电信设备商都不约而同地把具有互动概念的产品放在自己展
台最显眼的位置上,推出了互动数字电视产品,包括整体解决方案、
机顶盒、接入方案等。比如UT斯达康的“一步到位实现互动数字电视”,
华为的交互式数字电视解决方案等。而摩托罗拉也借助最近全资
收购的大华控股旗下的浙江大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杭州晶图微芯
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双向机顶盒。思科则把重点放在接入网领域,为
广电提供了HFC、IP等多种接入方式。
其实互动本来就是电信设备商“发家”的根本,这是因为不论是
基于文本、语音还是视频的电信业务都被要求有双向沟通能力。可以
说互动已经成为电信设备商的一种本能。
从本质上来说,IPTV其实就是具有较为高级互动能力的数字电视。
面对数字电视产业对于互动能力的迫切需求,这些电信设备厂商基于
在IPTV领域练就的“功夫”切入广电市场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UT斯达康副总裁赵柏峻说:“数字电视双向改造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交互式能力。而IPTV是一种更高级的交互式数字电视,本来就包括
交互式能力在内,所以数字电视产业在进行双向改造后更能充分利用
我们的奔流平台。”
当然,电信设备商切入广电市场并不是把原有的系统照搬过来,
而是针对广电网络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造,并把一些适合广电应用的典
型电信技术引入其中。
UT斯达康的“一步到位实现互动数字电视”提出了HFC下行通道
和G/EPON回传通道。
华为的交互式数字电视解决方案也提供了开放的业务平台,系统
允许引入多个CP、SP供应商,并且采用了电信领域业务与信令分离、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设计理念,确保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系统
的交互能力也非常强,可以提供点播、时移、录播、电视回看、信息
浏览、短信、游戏等业务服务。目前已经在重庆有线、宁波有线等地
有了实际商用。
电信设备厂商除了在互动能力的提供上有优势外,还有经济规模
优势。因为多数广电系统的设备供应商规模都相对较小,在进行百万
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双向改造时,其成本和供货能力将受到极大的考
验。
合作实现共赢
其实,电信设备商高调宣传互动的概念除了迎合广电的需求之外,
也在一定程度回避广电对于IPTV的忌讳。虽然在现实情况下,IPTV和
数字电视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从搭建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电信和广
电双方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IPTV离不开广电提供的内容,而
广电可以从电信的互动以及网络能力中受益。
杜百川表示:“三网融合不是网络和业务的替代,并不是以后有
线电视业务全由电信来做或者是电信的业务都由广电来做,这是不可
能的,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现在国家其实已经明确了允许广电和电信
可以在增值业务领域互相进入。”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高文教授也对《中国电子报》记
者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推动三网融合应该是大势所趋,互相
开放进行良性竞争,既对用户有好处,也对广电和电信双方有好处。”
在本届CCBN展会上备受关注的手机电视,也证明了广电与电信开
展合作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指出,广电与电信的合作是行业发展的
需要,也是双方实现产业共赢的最好方式。手机电视丰富的内容掌握
在广电的手里,而终端的管理和控制则在电信的手里,双方合则共赢、
分则两输。
在具体业务之上的监管层面,广电和电信也完全可以抛开成见,
进行紧密合作。
张海涛明确表示:“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与有
线电视网争夺用户、争夺业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妥善处理好与
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分工,发挥各自优势特长,
依法严格管理。要牢固树立开放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借
鉴电信网在交互业务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推动广电部门与
有关部门和谐相处、共赢发展,带动文化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对抗不如合作,广电和电信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合作的必要,能
够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