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工信部和软件开发商肯定没想到,“绿坝-花季护航”居然是个潘多拉盒子,打开之后,惹出了难以想象的麻烦,成了众矢之的。工信部这次可谓是出于好心、花了大钱、惹来麻烦。
纵观人们的批评意见,一是反感强制安装,二是担心这款软件会收集用户隐私,三是觉得四千多万向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开发商采购有黑箱操作的嫌疑。后来又有美国人掺合进来,指责“绿坝-花季护航”有安全漏洞,而且涉嫌侵犯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这几天网上又流传着不少软件评估意见,人们对“绿坝-花季护航”屏蔽不健康信息的能力又产生了怀疑。一些好事者还用内容正常的文字来做测试,贴出的过滤结果已经被拆解得面目全非,成了笑话。
一言概之,乱像纷呈,现在的问题是工信部如何善后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顶着舆论压力坚持强制安装“绿坝-花季护航”,无疑是打肿脸充胖子,不但PC制造商们会打擦边球拒绝合作,消费者也会对这款软件充满疑虑,原本设想的帮助家长、保护孩子的目的根本无法达到。另外,美国那家小公司不依不饶的闹腾也会让一锅好汤变馊,毕竟对方还是很有一些证据的。
另一种选择是取消强制安装的行政命令,转成通过在线自由下载的方式供消费者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人们对强制安装和收集个人隐私等的反感,却无法解决人们对采购流程不够透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质疑。
第三种选择是以存在商业纠纷为由,暂停采购和安装“绿坝-花季护航”,相关问题解决后,再采取比较缓和的方式来推广家用信息过滤软件。或者说明向“绿坝-花季护航”开发商采购的充分理由,或者重新做公开招标,经评估后再做大规模采购。
其实由政府出资采购软件,免费提供给家庭使用本身就不太合理。一项全国性的政策出台,不能只惠及城乡拥有电脑、经常上网的富裕家庭,应该让全国所有家庭都获利,否则这项政策就不具有合理性。所以本人认为,国家不应该直接操作此类事项,最好的策略是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比如像鼓励企业聘用下岗人员、残疾人一样,采取某种措施鼓励或者选择开发商研发此类信息过滤软件,并低价销售或免费提供。这样一来,类似“绿坝-花季护航”这样的事件,即使出现也不会造成如此大的舆论反弹。